“你是說……”百裡英咂舌,“他們在水裡?”
祖千秋點頭。
射陽湖的地形獨特,歷史形成的五條河口像五條龍口彙聚湖心,聚四方之靈氣。很難想象,這麼一個天造地設的聚靈之地,居然也可以養陰。
百裡英看向公孫靖,只見他一直望著湖面,神情專注、沉默。
師兄這靜心養氣的功夫又更上一層樓了。百裡英心裡暗想。須知柔、靜、慢這三個字是人生的大修煉、大修行,在五老峰時,玄真子曾教導他們,“煉心略似無波井,養氣應如出岫雲”。
公孫靖取出公孫昊交給他的木匣子裡的那幅地圖,對著射陽湖打量了許久,然後把百裡英、祖千秋父子召集到湖畔的一口古井旁。
這是一口“禹王鎖蛟井”。井不知始建於何時,井口有一座石塔,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塔有兩人高,分七層,有窗花層簷,層次分明。
塔頂上有一座亭閣,歇山磨角,上覆琉璃瓦,前面有四根明柱、八扇透雕門窗,門額上刻著“禹王鎖蛟井”五個字。亭閣正中塑有禹王立像一尊,右手摁住蛟龍腦袋,左手緊握鐵鏈,一副威武氣概。
井口旁有一根石柱,石柱上穿著三條鐵鎖鏈,一頭固定在石柱上,一頭垂到井水裡。順著井口往下看,水位不高的時候,可以看到井水中央有一座仰面朝天的石雕蛟龍,像要破水而出。
禹王鎖蛟井不止存在於寶應縣,江北、巴蜀等多地還有數口鎖蛟井。關於鎖蛟井的來歷,相傳上古堯舜時期,寰宇之內、洪水橫流,平地水浸、民不聊生,大禹為民解困,率民治水。他採取疏導方法,引水歸河,然後傾入大海。遇到有蛟龍水怪興風作浪的河湖,就擒住這些蛟龍水怪,用粗鐵鏈把他們鎖在井底,這種井就叫禹王鎖蛟井。
射陽湖畔的這口禹王鎖蛟井,當地人還有一種說法,裡面鎖的不是蛟龍,而是一隻形似猿猴、凸額塌鼻、白頭青身、力大無比的“水猴子”。
據說曾有些好奇心大的人去拉鎖蛟井上的鐵鏈,但是隻要一拉扯鐵鏈,井水就會出現翻滾現象,且伴有陣陣腥味湧來,井底還傳出一聲聲像牛叫的聲音。
公孫靖站在井旁,打量著井水中央的蛟龍石雕,指著地圖上的古井位置對百裡英等人說,“井下有通道,可以通往湖底古墓。老誇父女,應是沿著井底通道去了湖底古墓。”
百裡英早已知道射陽湖底有古墓,來的路上公孫靖已經把地圖上的內容跟她說了。
她問公孫靖,麻仙翁既然十年前路過此地,就預測到射陽湖將有大事發生,在這裡佈下了陣法,約束湖底的邪祟。為什麼不自己直接了結了邪祟,倒留下了地圖和斬龍劍給他們。
公孫靖說,麻仙翁行事一向如此,大約是想送一個立功德的機會給他們吧。
公孫靖提議,他們先挑一個人去湖底打探情況,打探清楚後再做下一步打算。
“我去,”孫湛自告奮勇,“我靈覺強大,水性又好。可以直接分離出魂魄從井底潛入,你們在上面負責守住我的肉身就好。”
祖千秋也同意,說這是一個讓孫湛歷練的好機會。
下井前,公孫靖提醒他,“小心行事。遇到任何情況都不要冒然動手,摸清楚情況就趕緊上來。”
孫湛點頭,念動咒語,不多時便玻璃處一絲魂魄,迅速潛入井底去了。祖千秋守在孫湛坐立的身體旁邊,警惕的環顧四周。
過了一炷香時間,孫湛還不見任何動靜。這時,周圍的氣息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祖千秋沉聲道:“有人來了。”
“什麼人?來了多少?”百裡英和公孫靖聽覺都比不上他,這方面要仰仗他的判斷。
“□□百人。步伐有力、訓練有素。是軍隊。”祖千秋說。
事實證明,祖千秋的判斷完全正確。沒過多久,他們三人就被一支身穿江東軍服飾的軍隊包圍了。
“安南王的人。”公孫靖根據他們的服飾、武器得出結論。
一個人從圍得鐵桶般計程車兵中信步走出,來到百裡英等人面前。
“是你?!”百裡英哼了一聲,“趙克文。你果然和安南王勾結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