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有很多統計資料表明,那些為了子女忍受丈夫家暴,艱難維持家庭的子女,並不覺得幸福。
那些在家暴成長的孩子,性格也有一定影響,嚴重的甚至會造成了心理陰影或者犯罪。
蘇梨之前也或多或少聽到過家暴的事情,看著那些男人理所當然打老婆,而那些女人就無奈忍著。
蘇梨怒其不爭,卻也清楚這個時期女人的想法。
不管是是被打的女人,還是女人的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都只會感嘆女人命苦,嫁了個打人的丈夫。
被打的女人忍著受著,感嘆著哭著自己命苦,卻不覺得丈夫是在犯罪。
這些事蘇梨之前也就是聽說的,她無能為力也不好多說什麼,眼下卻發生在了她認識的鄔夏身上。
鄔夏和她這一次才第二次見面,可是因為她是鄔生的家人,之前又處出了感情。
那麼好勤快的姑娘,嫁了人受到家暴,蘇梨心裡難受得厲害。
蘇梨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直到半夜才迷迷糊糊睡過去。
大概是因為鄔夏的事情,之後幾天蘇梨總感覺哪裡都能聽到家暴的內容。
鄔夏在鄔家留下有一個星期了,身上的青青紫紫已經差不多消了,大概是鄔家生活的平靜,又有舅媽表哥和親弟弟不時來關心,養得面色終於恢復了一些。
鄔奶奶那邊和鄒立平那邊也有了訊息。
沒有什麼意外的,就是鄒立平這邊已經知道錯了,以後不會再打人,讓鄔夏儘快回來。
鄔冬又罵了一通,鄔夏聽了臉色沒變好,依舊心事重重。
鄔夏一直不開口,鄔琪華和鄔生也沒辦法,蘇梨更不好多說。
她新學期開學,有很多事情要忙,大三開始,就不再是見習,而是開始實習了。
蘇梨先被分到報社實習,已經去報道了。
實習不同於見習,是有任務的,要是實習不好不透過,對畢業都有影響。
學習了兩年,又見習過,在學校老師眼裡,他們已經算是半個記者了,鼓勵他們多外出採訪挖掘新聞。
如果學生在實習期間外出採訪到新聞事件,報道寫得好,可以自己投給實習的單位,老師看過覺得好也會給給電視臺或報社電臺推薦。
學生的報道被參考注重跟著報道是榮譽,如果直接被採用報道那就是天大的榮耀。
不止蘇梨他們專業,就是攝像專業等也一樣,希望自己的名字,能早日出現在報紙、電視畫面或者電臺裡。
出現了就是無上的榮耀,對以後就業也有好處,優秀的人才是大家搶著要的。
到了大三開始實習,同學之間是同事,也是競爭物件,同學們都牟足了勁,都努力著想做班裡或者系裡第一人。
學生之間氣氛熱淚,老師看著開心,還不動神色添把火鼓勵。
在校內就能發揮自己特長補充不足,或者直接找到能發揮自己擅長的未來職業,選定自己的方向,這都是華國傳媒大學的魅力。
蘇梨在這環境中,也鬥志昂揚的,沒課的時候就去報社報道,然後跟著記者前輩往外跑,記者前輩不帶,就自己出去跑,都希望能找到新聞。
蘇梨忙忙碌碌的,可也一直在關注鄔夏的事情,本身跟著同學一起挖掘新聞,等週末去了鄔家看過鄔夏後,心裡對這件事忽然放不下去了。
這個時候,家暴根本不算新聞,只要不是打死了人,也沒人報道。
大家對家暴的關注度,遠遠不夠,好多人還覺得老公打老婆天經地義,不管男人還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