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雖然在襄陽戰場上,劉備的兵力現在比趙暢更多。
但是在趙暢趕到襄陽後,劉備就已經沒了鬥志。
這一次,劉備準備充足,打的念頭就是要趁著趙暢來不及支援,在趙暢還沒到達襄陽的時候,就一舉攻破襄陽。
可惜,黃忠比他想象中的要更難對付。
即使有諸葛亮出謀劃策,但是黃忠就是避戰不出,劉備也拿襄陽城沒什麼辦法。
在趙暢趕往襄陽的這兩個月,劉備用盡手段,不管是詐敗,還是羞辱黃忠,還是晚上偷襲,都沒能攻破黃忠的守護。
不管是黃忠,還是太史慈,都是沉穩的名將。他們知道,只要等到趙暢到來,這裡的戰鬥就不算什麼,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在趙暢到來之前,守住襄陽。
太史慈之前不戰就放棄樊城,就是為了更多的儲存實力。
“撤!”
在看到趙暢的大軍進入襄陽後,劉備就下令撤退了。
雖然這是背水一戰,但是距離明年還有兩個月,諸葛亮早已告訴過劉備下一步該怎麼走。
如果劉備不撤退的話,那就真的一切都完了。
單憑劉備現在的實力,根本不足以對抗趙暢。
三十萬大軍在這裡戰損越多,劉備之後翻盤的希望就越小。
雖然在趙暢看來,劉備已經沒有翻盤的希望了。
但是劉備和諸葛亮,還是覺得有希望的,他們還有機會。
他們完全可以找到那個機會,以弱勝強。
劉備撤退,之前失去的樊城重新回到趙暢手中。
在休整了兩日後,趙暢的大軍開始向南面進發。
劉備一路難逃,很快就到了江陵,按照正常情況,劉備應該是繼續南下,返回南郡或者零陵。
但是劉備卻是在江陵乘船沿著長江到達江夏。
去年黃祖被殺,江夏現在實際上已經是孫權掌控。
劉備去江夏,顯然是已經和孫權透過氣。
“這是要在赤壁和自己決戰?”
看到劉備逃逸的路線,趙暢馬上就想到了赤壁之戰。
劉備這是要和孫權聯手,在赤激對付自己。
但是趙暢已經知道曹操失敗的原因了,他不會給劉備孫權機會。
曹操當初兵不血刃拿下荊州,馬上就開始準備攻打江東。
當時的曹軍已經疲憊,軍中還有疫病發生,士氣低落。
而且曹操計程車兵都不擅長水戰,卻硬是要和孫權拼水戰,還特意把戰船用鐵鎖連起來。
相比原來的曹操,趙暢現在雖然兵力上沒有優勢,但是其他方面都比曹操強。
劉備孫權要在赤壁和自己決戰,這也要看趙暢的意思。
在哪裡決戰,主動權並不在劉備孫權手中,而是在趙暢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