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也是託了好幾圈關係,才問出這麼點名堂來。”
宋巖聞言,心中卻有了數,愈發堅定了對賈琮神秘身份的認定。
若非如此,斷不會將訊息掩蓋的這麼徹底。
念及此,他走至窗前,臨窗一嘆……
皇宋已成青史之灰,一去不復返。
但宋巖以為,天下士子都欠趙家一份恩情。
歷朝歷代,再沒有哪一朝會如趙宋那般善待讀書人。
也沒有哪一朝的君主,會言明要與士大夫共天下,且勒石為法,終宋一朝,不殺士大夫及言事者。
正是這樣前所未有之寬鬆環境,才誕生了漢家天下有史以來最璀璨的文華之邦。
獨尊儒術始於漢,但真正大盛,卻是於宋。
是皇宋,奠定了文人掌管天下話語權的真正根基。
所以,天下文人都欠趙宋一份恩情。
這便是宋巖初次見面,就要收賈琮為弟子的緣故。
這也是他和衍聖公孔傳禎的共識。
原本孔傳禎曾考慮親自收為弟子,可那樣一來,動靜就太大了。
會將賈琮推向風口浪尖,對他的成長極為不利。
宋巖出面,雖也難免讓人矚目,可相對而言,情況會好太多。
畢竟,宋巖無論如何都無法與孔聖後裔相比。
對於賈琮的身世,他們也並不準備大肆宣揚,除了極個別的幾個可信得過的老人外,他們甚至連賈琮本人都不會告訴。
趙宋到底已成前朝,絕不可能再有復國之日。
誰都不會做此妄想,那也不是什麼好事。
孔傳禎、宋巖等人只想讓賈琮這個流淌著趙宋血脈的後裔,過的好一點,不被屑小欺辱了去。
能夠長大成才,不負血脈之貴。
僅此而已……
……
榮國府,墨竹院。
自一群小兒女鬧出矛盾後,在王熙鳳小院的聚會就散了去。
賈琮則帶著新得的丫鬟晴雯,回了墨竹院。
甫一入門,卻見庭院內竟站滿了人。
小紅、春燕和四個小丫頭子們不算,柳嫂子也在。
除此之外,林之孝家的竟也在。
賈琮忙給幾個年長的嬤嬤問好,林之孝家的帶頭還了禮後,目光隱泛光彩的盯著賈琮看,笑道:“打今兒往後,三爺的日子愈發好過了。日後三爺中了舉人進士,做了官兒,那才是風光的時候!”
賈琮面色卻沒一點驕矜之色,謙聲道:“都是老爺太太愛護,二哥二嫂幾番庇佑,還有嬤嬤和姐姐們百般照顧之功。
若非如此,琮怕難熬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