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憶童隨便交代一聲,海二春信步朝南邊兒那片臨時劃出來的烹飪區走去。此刻,村宴已經進行到高潮階段,各種硬菜源源不斷從烹飪區送出來,主婦們除了擔任幫廚外,還兼了傳菜員的角色,節日的喜慶氣息洋溢在每個人臉上,即便自己沒吃幾口,也都端著碗盤樂呵呵的來回忙碌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三叔!您老辛苦啊!休息休息吧,好歹也上桌去吃兩口。”
遠遠瞧見站在一圈鍋灶中督戰的柴三叔,海二春吆喝了一嗓子。老頭兒看見他笑眯眯的使勁擺了擺手,掐著腰回了一句:
“休息不著!幾百張嘴等著喂呢,我歇了他們能跟我起義咯你信不信,再說了,我可不著急吃飯,我得留著肚囊兒,一會兒好好敬湖神老爺幾杯。”
由於現場有點兒吵,柴三叔的後半句海二春沒聽清,自然也沒太在意,他溜達著蹭到三叔身邊兒,隨口一問:
“三叔啊,我剛聽老鄉說咱殺豬的時候,豬沒叫是吧?真的嗎?”
柴三叔一撇嘴連連點頭,稱自己活了一輩子,也是沒見過被殺不叫喚的豬。因為沒有回應,屠戶下刀的時候都不太自信了。
一開始圍觀的人都以為豬提前死了,後來才發現刀子捅到心臟時那豬還呼呼喘氣兒呢,最後放幹了血才斷氣,全程愣是一聲沒吭。不過也沒人把這太當回事,世界這麼大,比這更怪的事一大堆,這也算不得啥。
說實話,直到這個時候,海二春依舊不打算調查養殖場,每當好奇心快要佔上風的時候,他都不斷提醒自己,來這兒是過節,放鬆,不是加班兒。
村宴一直持續了四個多小時,按說流水席隨來隨吃,持續到深夜也是有的,但這次不同,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麻排村水阜節,鄉親們除了慶祝節日,還有一項更重要的活動,敬湖神。
老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小小的村子依山傍水,兩邊都兒佔著。村民不僅靠山養家,還傍湖致富,村民們承包一定面積的湖區搞網箱養魚,一年下來也能創收不少,所以拜湖神,他們是真心的。
傍晚時分,聚在大飯桌附近嘮大嗑兒村民們開始不約而同的拿著各自酒杯向著村口彙集,海二春和王憶童也都有樣學樣的拿著酒杯隨著人流移動。
在村口西側,是村子自建的湖港碼頭,大大小小的漁船整齊的停泊在這裡,很有地方特色。碼頭面積不算太大,但容納幾百人站立還算輕鬆。
柴三叔介紹說,麻排村敬湖神的方式很彪悍,他們不上祭品,不燃香塔,不豐歌舞,而是實打實的向湖神敬酒,誰喝的多,誰孝心足!村民認為湖神是他們的衣食父母,敬父母,孝心和誠意足矣。
此時海二春才反應過來,當初柴三叔說的後半句是啥意思,原來他老人家憋著勁兒要在這兒喝個痛快呢。覺得人差不多到齊了,村裡輩分最長的三位老者走到湖邊,舉起海碗,齊聲吼道:
“麻排村老少,敬湖神大人!”
一聲號子喊罷,就看著立在岸邊的幾百人齊齊舉杯,仰頭痛飲,咕咚咕咚的灌酒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當真一大奇觀。海二春跟王憶童之前吃飯時太過賣力,眼下腹中臌脹,只得象徵性的喝了一小杯啤酒。
村民們明顯有備而來,先前吃飯時怕是都沒盡全力,此刻不少人都在一而再再而三的給自己滿上,生怕喝的比旁人少,顯不出孝心。
“灌酒儀式”持續了得有將近十分鐘,雖然大家喝的是啤酒或者自釀的米酒,但連灌十分鐘也不是鬧著玩的。長輩們一聲“禮成”,瞬間就有百十人就地癱坐,剩下酒量還行的也是晃晃悠悠酒嗝連天。這平生聞所未聞的祭典儀式讓海二春樂的合不攏嘴,直道沒有白來。
柴老爺子已經六十六了,喝了這麼老些酒走路居然依舊穩健如常。就在大家心滿意足往回走時,一輛白色捷豹轎車駛入剛好駛入村子,在眾人注視下朝著村北頭的養殖場疾馳而去。
“是馬老闆吧?”
“對對,是他,我認識他的車,就是他。”
看著一路絕塵而去的轎車,鄉親們紛紛議論起來。
“居然來的這麼急?回家,估計一會兒,咱們的大股東就該過來跟咱談話咯。”
柴三叔揹著手夾著煙,一個人朝前走,待會兒馬老闆那邊,怕是得有一番合適的說辭才行。
喜歡外道大神請大家收藏:()外道大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