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還有事嗎?”晏融看著孟之問道。
“哦,無事,就是奴才瞧著這簪子有點眼熟,想起來奴才小時候也有過一根這樣的木頭簪子,不過後來找不到了。奴才無意冒犯,應當是看錯了,請太子殿下莫怪。”孟之回過神來。
晏融又將袖子裡的簪子取出,在手裡轉了幾圈。
“這木頭簪子竟是姑娘你的嗎?”晏融開口,語氣中難掩驚喜,“這木頭簪子是我撿來的。”
孟之也有些意外,如果是真的話,那這也太巧了。
“說來也慚愧,有一次我自己偷跑出來玩,我看中了蓮池裡的蓮蓬,想要去踩,但一時腳滑不慎落水,可是我並不會鳧水,後來是一位姑娘救了我,我一時著急抓掉了她的發簪。”晏融開始回憶,“如今想來,那姑娘現在應當跟你差不多年歲。”
孟之靜靜地聽晏融講述他的經歷,每一幕都清清楚楚的呈現在孟之的腦海中,包括救他上岸時晏融已經沒有了力氣,是那個姑娘從後面掐了一把晏融腰上的肉,晏融吃痛才拼了命的往前爬最後成功上岸的種種細節。
這些晏融沒有細說,可孟之都知道,因為自己就是救下晏融的那個姑娘。
“我記得,那姑娘手臂上有一個紅色的痣。”晏融繼續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姑娘手臂上相同位置正好也有一顆。”
孟之隔著衣服看了看自己有紅痣的那個地方。
她突然想起來在萬壽節的時候,晏融好像確實一直在看自己的手臂上露出的紅痣。
“……”沒想到當初救下的小男孩竟然是當朝太子。
孟之在心裡盤算。
她想起蘭芝寫的話本,上面寫道先帝還是王爺時就認識了靜太妃,那時候靜太妃還只是雲韶署的副管事。靜太妃舞藝高超,在舞樂方面總是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先帝經常叫靜太妃協助自己做很多事情。
後來先帝登基,提拔靜太妃為雲韶署管事,經常協助管理一些祭祀舞樂相關的工作,後來原太常卿致仕,一時沒有更好的人選,先帝順勢提拔靜太妃頂了上去,因為靜太妃做事事無巨細,從未出現過差錯,雖有不滿,但一眾官員也找不到口子發作。
如果孟之想要效仿靜太妃的成官之路,那此時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孟之想通後,伸出右手卷起袖子露出那顆紅色的痣,舉起手給晏融看:“殿下說的可是這顆痣?”
晏融身後的隨從看到孟之的動作正要阻止,被晏融給推了回去。
“正是。”太子驚喜,“原來當初的女子竟真的是姑娘!”
孟之也笑了笑:“是,都是緣分。”
太子又看了看木頭簪子,然後將它遞給孟之:“那這木簪子也該到物歸原主的時候了。”
孟之接過,用指腹輕輕地撫摸。
孟之想起來自己還有事情要做,跟晏融解釋了一下準備離開。
臨走時孟之回頭,晏融竟然也轉過身。
“我……”
“奴……”
兩人同時開了口。
太子笑了笑示意孟之先說。
“奴才在這後宮中行動還是比較方便的,太子殿下若有什麼事情需要奴才做的可以來找奴才,奴才定當竭盡全力。”孟之說。
晏融聽完笑了笑:“姑娘與我想到一處去了,姑娘若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也可以來找我。”
孟之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