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爺爺和安奶奶自然也很傷心。但心裡還是相信自己的孫孫是文曲星下凡,堅持要供他讀書,改換門庭,同意了分家。
家裡的田地都賣光了,就分了點鍋碗瓢盆。壓箱底的錢,安爺爺和安奶奶只拿出一部分了,更多的留下來準備繼續供孫子讀書。
按照鄉下規矩,老人分家跟老大住,安家大兒媳婦也沒虧待兩個老人,雖然不滿意兩個老人拿自己的錢去補貼原主,倒也沒說什麼。
原主輸光家裡田地後每次看到他大伯孃都心虛,上門要錢一般都會刻意避開她。
他就這麼一直掏老兩口的棺材錢,眼看這邊要不出錢了之後再也沒來過。
他在縣裡不僅學會賭博還學人家喝酒。
在一個深夜裡醉酒淹死在池塘,安奶奶安爺爺三天後才知道原主的死訊,兩個老人一夜老了十歲,第二天就撒手人寰,還是那安家大兒媳操辦的原住跟安爺爺安奶奶後事。
安父安母呆愣愣的一直看著兒子的屍體,三天都沒進過一滴米水。
從此以後,喜歡出門嘮嗑的安母再也沒出過門,安父也變得沉默寡言。
……
古代的歷史中14歲的童生其實也算不得多厲害,10歲的秀才都有不少。
但大部分人都出生名門不缺教育資源,或者運氣好有名師指導。
而原主的授業恩師只是一個普通老秀才,原主能在他的教導下十四歲第一次下場就能夠考上童生名額其實本身就是個不可多得的聰明人。
可惜原以為家裡對他保護的太好,讓他只知道讀書,對於外面的誘惑沒有任何抵抗能力,別人一句話就能捧得他飄飄然,忘乎所以,最後害了一家人。但如果他能踏踏實實繼續讀書,安家改換門庭也只是時間問題。
安景之放下書本準備收拾書袋回家,今日是學堂一月一次放假的日子。
突然有人拍安景之肩膀,“景之,收拾好沒?走呀?再不去就要遲到了。”
安景之不動聲色的挪開了拍在他肩膀上的手,淡笑道:“不了,今日家裡有事就不去了,麻煩孫兄替我向大家道個歉。”
孫庭文怪異地打量他一眼,上次帶他去詩會不還興高采烈的嗎?還拜託他下次一定不要忘記帶他去。要不是看他考上了童生,有點意思,誰理他?這次怎麼突然這麼冷靜?
“你家裡有啥事兒?昨天不是說好了嗎?你這突然不去,大家可能會對你印象不好,以後都不邀請你了。”
安景之微笑道:“實在是事出有因,真是抱歉了孫兄,你快去吧,別讓我掃了大家的興。”印象不好管他啥事?
記憶裡這些人可沒把原主真的當成一個詩友,無非是看他年紀小,被人捧了幾句就飄飄然像個傻子似的,帶他過去耍弄一番罷了。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一次他們還特地整了一個題目讓他來做詩,先拱火說他這麼年紀輕輕就能考到童生,想必詩詞方便也有過人之處。然後讓他一個連格律都沒看過的人現場做詩。
原主哪會?被人捧得正心裡舒坦又不想落了面子,最後臉色憋得通紅,毫無意外的連個屁也沒寫出來,在眾人嘲笑的眼神中落荒而逃。
他們就是吃準了原主愛面子,故意先捧他,再給他出難題,讓他下不了臺,不然一個童生沒做過詩就沒做過唄。這是很奇怪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