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寫篇小說投到《收獲》上

說起來,這本小說的原女主鐘清寧也是出生在這樣的人家,只不過她在原著裡雖然也努力奮鬥,發家致富的過程卻充滿了投機取巧,正如小說的作者鐘秀清一樣。

因為打算寫中篇,整篇小說以女主同學宋嘉寶的角度出發,借鑒《城南舊事》的敘事方式,透過宋嘉寶的視角去敘述整個故事。

初中開學了,宋嘉寶發現自己的同桌兼好友蘇楠沒來報名,跑到她家去問情況,才知道蘇楠的媽媽超生了一個弟弟。蘇家父母因為超生丟掉了工作,家庭沒了收入,又有個幼弟要帶,蘇楠失學了。

在宋嘉寶父母和老師的幫助下,蘇楠保留了學籍,只需要期末去學校參加考試。

全靠自覺和宋嘉寶的補課,蘇楠就考到了平均分八十五分以上的優秀成績。等她喜滋滋地告訴父母時,卻換來了父親的一頓毒打。父親不許她再去學校,也不讓宋嘉寶再登門;母親的懦弱與哭求,也讓蘇楠終於妥協,沒再踏入學校。

但她終是不甘。在老師和宋嘉寶父母、宋嘉寶的影響下,十四歲的蘇楠已有了獨立自主的反抗意識。

她偷偷自學初高中知識,並在滿十八歲、父親要把她嫁給老光棍換彩禮時,她拿著為打結婚證置辦的身份證跑了。

兜裡裝著宋嘉寶母親給的一百塊錢和一個工廠的電話地址,蘇楠在火車上機智地擺脫了人販子,安全踏上了特區的土地。

站在那個工廠門口,蘇楠內心彷徨,眼裡卻充滿了希望。

這篇小說只有兩萬多字,立意一般,故事情節也沒有大起大落,比較符合一個十八歲高中生文壇新人的水平。

但葉嘉宜文筆細膩生動,人物刻畫入骨三分,節奏感把握得極好,整篇小說的水平就顯得不俗。

寫完後又修改了兩遍,葉嘉宜對這篇小說比較滿意。

她謄抄了一遍,把小說塞進信封,寫上了《收獲》雜志的收稿地址。

把這封信寄出去後,她又琢磨起新的小說來。

文學界忌諱一稿多投。

她對自己的小說有信心,就算《收獲》看不上,退稿後再投別的雜志就是,不必爭這一點時間。

但作為一個時速五六千的網文作者,別的不說,寫小說的速度是快的;看過後世無數小說的她,腦洞也不缺。一篇兩萬字的小說,一兩天她就能搞定。

所以她不打算等編輯回信。準備再寫一篇,投到《十月》上去。

退稿也沒關系,東方不亮西方亮,總能找到刊登她小說的雜志,找到欣賞她的編輯。《收獲》、《十月》不刊登,還有《人民文學》、《小說月報》等雜志呢。

晚上下班後葉嘉宜去了章家。

章斌父子還沒回來,吳晴芳見章敏來,去外面買熟菜了。只有章外婆和章敏在廚房裡邊做菜邊聊天。

一進廚房門,葉嘉宜就聽章外婆跟章敏道:“晴芳去十七中門口擺攤了。其實我和章斌早勸過她,她怕章斌和宸宸丟面子,死活不去。上次你勸她,她就聽進去了。現在生意比原來好一點。”

“是嗎?那挺好啊。”章敏挺高興。

因為她的緣故,吳晴芳沒能去東盛服裝廠上班,她心裡挺愧疚的。

只是她手頭的錢是葉東盛掙的,拿來給孃家大嫂做生意也不是那麼回事;另外吳晴芳也沒什麼手藝。她這才沒提投錢給吳晴芳開店的事。

現在吳晴芳做生意能掙到錢,她比誰都高興。

葉嘉宜介面問道:“十七中門口賣吃的多嗎?有人賣包子嗎?”

“嘉宜來了啊?”章外婆這才發現外孫女,回答她道,“賣吃的有五家。賣包子的有一家。你舅媽去時還被同行為難。不過等知道你舅舅是十七中的老師,那人就老實了。”

葉嘉宜想了想,提議道:“讓舅媽改賣韓國紫菜包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