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也行。”
敲定一些細節,又互相留了聯系方式後,第二天,葉嘉宜就離開了老班章村。
那些茶葉,是她花錢僱村裡人幫忙背出山的。
盡管村裡人說不用給錢,他們自願幫背,葉嘉宜還是給了錢。
來之前葉嘉宜就問過關鐸、趙興邦等人,要不要這些茶。最後大家商量決定,葉嘉宜要三分之二,剩下的由關鐸、趙興邦、陳達鳴平分。
陳達鳴主要是看這茶便宜,買下來也花不了多少錢。如果真如葉嘉宜說的以後會升值,那就賺了。
最主要的是進山這麼辛苦,如果他什麼都不要,就覺得虧得慌。
不過葉嘉宜要建希望小學,又要跟村裡簽訂長期合同,大家決定買茶的事全部由她出面,費用先由她墊上。等把所有的費用算清楚,大家再給她轉賬。
李俊開車先把茶葉送到了勐海茶廠,一一交付後,這才把一行人送到招待所。
“呼,終於回來了。”
去了一趟老班章村,把大家都累得不輕。
但勐海縣城頭天就逛過了,這會兒又沒有手機可玩,在招待所再呆一天也無聊,於是大家決定第二天去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冰島村。
好在冰島村雖也在勐庫鎮西半山山脊上,但車可以開到離寨子很近的地方,爬山只要兩三個小時就到了。
關鐸每年都要到這裡一次,駕輕就熟,又有縣裡的幹部安排,葉嘉宜到了這裡就只需要跟著關鐸買買買。
陳昭月自打那晚跟葉嘉宜聊過之後,雖還有點抹不下面子跟葉嘉宜親近,但態度好了很多,時不時地跟她和章敏搭句話,遇到事兒會幫忙。
葉嘉宜心智成熟,只要對方不是那種品行不端的,她就會包容幾分。她便沒有拒絕陳昭月的示好。
陳達鳴眼見著妹妹的變化。這變化不光是對葉嘉宜母女倆的態度,更像是人生態度的變化。
他打心眼裡覺得高興,覺得不虛此行。跟妹妹聊過一次後,對葉嘉宜十分感激。
三天後,一行人打道回府。
從機場出來,坐上關鐸單位的車,看著繁華的街市,大家都有一種恍然如夢之感。
“葉嘉宜,你說得對。沒有見過貧窮與困苦,就感受不到自己的幸福。人的眼光不應該總往上看,看了容易讓心態失衡;偶爾往下看,多體會人世間的艱難與疾苦,心態會豁達從容,也更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陳昭月感慨良多,忍不住湊到葉嘉宜耳邊,喃喃低語。
葉嘉宜反手拍拍她的腦袋,微笑不語。
她之所以喜歡寫小說,除了喜歡創造一個虛擬世界,讓自己代入其中,一遍遍地體驗人生,感悟人生外,她更欣喜於自己能將人生感悟傳遞給讀者。
如果這種感悟能給讀者以啟迪,對讀者的人生産生一點正面影響,那就是她寫作的意義了。
文字如此,語言亦如此。
灌一碗雞湯,就能讓陳昭月有這麼大的改變,她心甚慰,覺得不虛此行。
更何況,她還收獲了滿滿的茶葉呢,待日後,價值黃金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