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常安扯出一個笑臉:“請吧。”
竹雕第一步便是備材,二人走到最裡面一個屋子,靠北的一頭堆滿了深綠的竹子,門後一面牆前堆著淺一些的綠竹子。
“刻竹所用竹材,首選毛竹,第一體格壯碩第二質地牢固堅韌不易被雕刀折脆,殿下看到的這些都是從魯國引進的毛竹。”
“北燕並冀雍兩州為何還要從魯國引進?竹色為何分深淺?”俞白問道。
“魯國地處江南,毛竹喜溫畏冷,是嬌慣之物,所以多是長在背風向南的山腰之地。雍州冀州地勢偏高不適合生長毛竹。”
“竹子分三類,淺綠是嫩竹、綠色是成竹、深綠是老竹。嫩竹柔軟不易雕刻,所以在這裡的都是成竹和老竹。”沈常安拿起一根較粗的老竹,小心端著道。
“老竹內裡細密,我看了都覺得是上品。”俞白托起另一端,減輕了常安的力道。
沈常安頷首,不禁多看了他兩眼。
“魯國到北燕路途長遠,這些竹子如何運送,要保持新鮮莫不是走水路?”俞白問道。
“水路顛簸,極易損傷竹子的表皮。都是用車馬運送,每年三季都由竹戶安排送來。”沈常安道。
“魯國地處揚州,離北燕之間還隔著酈國,要是沒記錯,竹戶每每經過城關,還要繳納一定的通關津貼吧?”俞白隨著沈常安到一個作間。
沈常安徐徐說道:“是,每擔要交二兩銀子。”
俞白笑道:“那正好,若是咱們有了生意,此後凡是魯國運送至北燕的物資均可免收。”
沈常安眼前一亮,倏地轉身看他,嘴角噙著真切的笑意:“殿下當真?”
俞白一愣笑道:“當真。”
沈常安直直對上他溫柔的目光:“殿下客氣了。”
作間裡有三個作手正拿著竹刀和鋸齒將竹子刨開。
“這叫‘開片’,刨開後用水煮熱,然後放在院中曬幹,可保色澤鮮豔不招蟲蟻。”沈常安介紹道。
俞白寸步不離跟在她身後靜靜聽著。
從一作間到四作間,從莖雕和根雕到制匾再到雕刻步驟,沈常安面面俱到。
帶俞白看成品的時候,沈常安又接待了幾位夫人,一套行雲流水的解說,半個時辰內就賣了五十兩。
俞白就看著沈常安銳不可當的樣子,光顧著靠在一邊欣賞,忘了這次來的目的。
“殿下意下如何?要是可以,運送至酈國的成品我讓利三分,可好?”
“可以。”俞白想也不想就應下了。
“殿下不再考慮一下?”
沈常安驚詫於俞白的爽快,取七分利是為了講價,被他這麼一答應,沈常安自覺得強人所難了。
“不用,就按你說的來。”俞白笑道。
“挑個好日子簽字畫押吧,常安會將條款羅列成書給殿下過目。”
俞白拱手:“不日還請沈姑娘賜教。”
沈常安道:“啊?”
應酬?
沈常安倒吸了口涼氣:“常安定會安排好。”
俞白也不再回,默默一笑作勢讓出路子讓她先走。
沈常安當然不客氣。
俞白在後看著那傲嬌的背影,臉上就差開朵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