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在世界之外
我大概明白,庾瓔說佳佳“虛”,說她外強中幹,是什麼意思了。
更加微妙的是,我能在佳佳的故事裡找到些同病相憐、物傷其類的滋味。佳佳從沒有靠自己真正做成過任何一件事,我也是,佳佳非常焦急地渴望做成一件事,我也是。
從來不被肯定的人,五髒六腑都是破著大洞漏著風的,行走的時候重心不穩,東倒西歪總是要倒,所以偶爾碰到個機會就會像救命稻草一樣抓住,以求從中獲得一些成就感,來填補那些漏風的窟窿。
那年,庾暉託朋友找到佳佳的時候,佳佳正在一家蛋糕店裡打工。
那家老闆年紀和佳佳媽差不多,女兒卻比佳佳還要稍大些,已經外出讀大學去了,如今看佳佳就像看自己家孩子,全天下當媽的都是同一顆心。那老闆想的是,這小姑娘一看就是遇到了什麼難處,我幫一把,回頭我閨女在外碰上差不多的事兒了,也自然會有人幫她。
老闆問佳佳:你怎麼會想學這一行呢?喜歡?
然後又驕傲地自問自答:是了,女孩子嘛,都喜歡香香甜甜的東西。
佳佳戴著手套刷烤盤,使勁兒地蹭,手上動作賣力,說話卻還是那樣輕飄慢悠,她一邊刷一邊誠懇地說:“不是,我原本是想去幹美發,但是我好像染膏過敏,一進去就流眼淚,人家不要我,我才來這的。”
“幹什麼都行,讓我留下就行。”
佳佳隱瞞了自己家就是開蛋糕店的事實,但毫不避諱地承認了對這一行的抵觸,剛開始的時候,她見到烤箱就皺眉頭。
幸虧老闆不在意。
大概確實是急著招工,總之,佳佳就這樣留在了蛋糕店,幹上了以前打死都不願幹的行當。
老闆教她收銀,教她用烤箱,教她做蛋糕胚,抹面,裱花,還要時不時教佳佳一些生活技能上的事,比如怎麼租房子,怎麼開煤氣做飯,不至於把自己餓死。
......都是這些從前在家裡時,佳佳根本瞧不上眼,不想學,也不需要學的東西,而這一次,一學就是完完整整的四年。
家裡人都在等著她捅簍子或是撂挑子,誰知,她竟還真的安穩幹下去了。
直到去年,佳佳回到什蒲,她帶著來自同行的手藝和一些開店經,還有來之不易的自信心,和爸媽商討,她打算把自己家的店重新“升級”,更新換代。
庾瓔說:“人呢,都是這樣的,以前覺得這兒難那兒也難,這兒不能做,那兒學不會,真逼到份上了,什麼都不難了,什麼也都能學進去了,哄都不用哄了。”
她幾乎是看著佳佳長大,實在太有發言權:“真不是我說,佳佳爸媽就是太慣著孩子,她哪裡笨?根本就不笨。”
我忍不住笑。
明明類似的話庾瓔自己也說過許多次,她總時不時有那麼一兩句,我們佳佳,實在是太笨了啊。
“佳佳看上去很認真,這次應該可以的。”
我這樣對庾瓔說。
庾瓔沒有回答我,她還在發訊息,不知道和誰,等到忙忘了才停下來,轉頭和我扯扯嘴角:“但願吧。”
然後翻找出佳佳發的開業優惠海報圖,轉發到朋友圈。
庾瓔的朋友圈內容很雜,平均一天要發好幾條,轉發的東西居多。她朋友多,南來北往的,都要捧捧場,轉發時還不忘加上一句,這是我好姐姐,這是我好妹妹,大家多多支援,再帶一個抱拳的表情包,有些奇奇怪怪自帶喜感的江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