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在早朝宣佈的時候,大臣們現實震驚,但是感覺存在即合理,都在祝賀老闆,而老闆站立的位置,也從最後邊,走到了中前部,已經遠遠地把奈費勒甩在了後邊。
那天,大概是阿蔔德一夥人,最有成就感的一天,因為他們已經全面碾壓了奈費勒率領的忠臣們。
奈費勒不爽,奈費勒的敵人們就爽死了。老闆被提升權力的當天晚上,晚上阿蔔德立馬著急親信開慶祝大會,期間還不忘把奈費勒的眼神拿出來調侃。
“他都快羨慕死了。”
“他這輩子也沒希望了。”
“選錯隊伍就是這麼倒黴。”
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老闆表面表現得“小人得志”,嘴上應付著“可不是麼”,其實私底下早和奈費勒透過氣了,這是兩個人下得一步棋。
自從上次和老闆單獨聊過後,奈費勒去體驗調查了一番,調查內容,就是“貧困的流民們想要什麼”。開始奈費勒給予簡單的經濟資助,發現這個方法治標不治本,後來給予房屋,結果沒了收入,流民們還是離開了,經過了一而再在二三四五六七的嘗試,奈費勒終於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活下去的動力。這個動力,包括了一碗飯、一間屋子、一片土地、一個可以謀生的技能、一個可以戶口的工作等等,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生活越來越好。
那天起,奈費勒除了施粥,還積極進行了兩手抓政策解決現在的困境和給未來增加希望。
解決現在的困境,首先就是給予想要上進並且過上穩定生活的流民給予身份認證。
獲得身份認證後,在因材施教。
對於想要有個安穩居所,並且傾向於耕種的平民,遊說地主們進行土地承包制,讓流民們現有容身之處,然後再在土地上進行耕種,種子前三年由奈費勒贊助,並且幫助修建房屋,地主提供土地。
而對於對種地不感興趣,傾向於手工業的人們,根據國家的特色産業建立國有工廠,安排平民們進入工作。最後那些既不會種田也不會手工的人們,安排去出苦力,興修基礎設施。
果然,自從這個計劃開始後,奈費勒明顯感覺,來要粥的人減少了,雖然吃飯的人口並沒有減少,但是大家分散在了各種工作的食堂中,不再單純的向上伸手了。
當然,奈費勒的行動,並不是一帆風順,這樣對待流民和平民,引起了不少貴族們的不滿,其中針對最狠的,就是以阿蔔德為首的老貴族們,他們堅定地認為,不能對平民太好,對平民太好,平民有了見識,會造反的。
而讓平民對貴族們産生不滿,從而反抗,也正是奈費勒想要的。只可惜,阿蔔德的權利勢力太過強大,導致奈費勒的改造運動推進非常緩慢。
為了讓奈費勒這邊的程序加快,老闆就不得不以身入局了。確實,這招管用。自從老闆開始處理政務,事情出現了轉機。
老闆進入了內閣開始參與處理國家事務後,老宰相阿蔔德是最滿意的。所有人都知道,蘇丹一直對阿蔔德有芥蒂,希望換掉阿蔔德。而阿蔔德也想早日“退居二線”,選擇一個接班人,既讓蘇丹信賴,也非常聽自己的話。這不,老闆的出現了,懂得人情世故,能賺錢,還對自己忠心耿耿,簡直是完美的人選。
那天慶祝晚宴,阿蔔德說自己是第二開心的,就沒有第一開心的人了。反正,如果說有不開心的人那大概就是老闆,只有他明白,自己將面臨巨大的赤字和蘇丹的猜忌。
赤字的話,對於這一輪的老闆,並不是多大的問題,尤其是舍館開了,在引進了牛逼廚子哈比蔔後,老闆的收入直接飛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