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會剪窗花,所以剪窗花的任務就落到了時微的頭上。
“小姑姑,小小也想學剪窗花。”小小抱著時微的腿撒嬌。
小二也緊跟姐姐的步伐,舉起了自己的小手手,奶聲奶氣道,“小二也要。”
時微被兩個小家夥可愛的不行,暈暈乎乎的答應了下來,“好好好,都教。”
姑侄三人雞飛狗跳的剪完了窗花。
………
魚是每家過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寓意著‘年年有餘’。
雞肉被時微做成了大盤雞,還有糖醋排骨,紅燒肉。
再來幾個素菜,小蔥拌豆腐,木耳炒雞蛋,酸辣土豆絲,醋熘白菜,最後再蒸一鍋饅頭。
這蔥是李老太在家裡花盆裡種的,長得還不錯,海帶和木耳都是買的幹貨,泡開了才做的。
不得不說,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即使現在沒有蔬菜大棚,農村裡冬天也會在自己家裡種幾盆應季的菜,最常見的就是蔥和韭菜了。
二哥李愛民一直在部隊,他的房間空著,就被李老太放了好多盆,種了不少菜。
不僅有蔥、蒜和韭菜,還有一些小青菜,還種了兩盆西紅柿。
年前江黎還特意買了兩瓶酒和幾盒煙送了過來,給女人孩子們則買的汽水。
在歡歡喜喜的氛圍中,大家舉著杯彼此祝福著,迎來了1975年。
年夜飯吃的時間長,等收拾好一切天已經黑了。
吃完了年夜飯時間還早,一家人坐在一起守歲。
李老頭和李老太年紀大了,也不和他們摻和,坐了一會兒就回屋睡覺了,只剩下時微他們幾個小輩一起守歲。
大家坐在一起聊自己的趣事,氣氛也很是溫馨。
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民間更是有“舒服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語。
吃完餃子已經是十二點半,大家都很困了,也就各自洗漱回房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