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一百零七章權衡利弊
既然皇帝明白了這一點,自己在午夜夢回時候也在忍不住思考這齊王白和清真的適合當皇帝?
雖然齊王白和清本人比其他競爭的兄弟有更強的軍事天賦,但他過於痴情且執著的性格卻讓皇帝開始猶豫不決。
皇帝本人心中對於齊王白和清喜歡自己的嫂子也就是太子妃其實也沒太多的意見,只是皇帝不滿意齊王因為喜歡太子妃而拒絕自己給他的賜婚。
為了愛情反抗父皇的政治婚姻,這的確很痴情,但生於帝王之家,為了權衡利弊不得不放棄私人感情也是常見。齊王白和清是忠於自己,忠於所愛,但卻也是太過任性,在大局上欠考慮了許多。這一點,齊王白和清反而不如他那個看起來懦弱無能的二哥太子白和都。
白和都在成婚前是喜歡過宮女英兒,但他最後還是在各種壓力之下完成了和樓蘭公主的政治婚姻,並且現在還有了孩子。
如今皇帝不是不能下旨搶行賜婚,但看到齊王白和清為了一封莫名其妙的信,就急匆匆闖入太子東宮,以至於差點釀成大禍。要是自己搶先給齊王賜婚,以齊王白和清的性子,他必然不會老老實實和皇帝賜婚的王妃搞什麼舉案齊眉,甚至都不願意和王妃圓房,自然生兒育女的事情就只能在夢裡想想了。
若是他和王妃感情冷淡,人家岳父家族也很難願意支援他奪嫡。畢竟齊王白和清非嫡非長,支援他奪嫡終究是有風險的,若是還不積極表示一番,人家是傻了才會主動追隨他做事。
本來齊王白和清在朝廷上勢單力薄,若是得不到岳父家族的支援,那他的日子就更加難過了。
雖然皇帝已經對齊王白和清很是失望,但私情的另一方太子妃皇帝也不能得罪。畢竟太子妃還是西域大國樓蘭的公主,既然不能狠下心廢黜她的身份,那隻能裝糊塗,私下裡把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裝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
至於那個送信的小太監,皇帝只好隨便找藉口匆匆處決了事。畢竟家醜不可外揚,況且還是皇室醜聞。雖然大胤皇室的醜聞已經夠多了,但皇帝還想著繼續掩耳盜鈴。
因為皇帝對齊王白和清越發失望,這些日子都沒在朝廷上主動為齊王白和清造勢。其他人且不說,只是戶部左侍郎沈俊成自己反而越發杞人憂天。
雖然沈俊成不是很喜歡齊王白和清過於自主的性格,但齊王白和清若是落敗,日後繼承大統的必然是太子白和都,太子白和都雖然性格軟弱,但他身邊早已經圍了許多和自己關系不好的清流士大夫。若是他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白和都這些人一定也不會放過自己的。
況且因為種種原因,他沈俊成和白和都如今也都只是泛泛之交,白和都登基之後憑借私人情誼保住他的可能性想來也是微乎其微。
當然若是齊王白和清勢力大,對於沈俊成來說也不方便他在朝廷上渾水摸魚。對他而言,最好還是齊王和太子二人在朝堂上勢均力敵,這樣方便他在攫取權力的時候左右逢源。
這些日子,沈俊成自然也沒閑著,他不得不冒險和族妹沈麗儀聯絡,希望可以探聽宮裡關於齊王和太子的情況。
因為太子白和都和齊王白和清這兩個兒子實在是惹人煩心,皇帝又得為他們二人接著擦屁股。時間久了,皇帝積鬱成疾又病了。
因為皇帝又病了,紫禁城裡面就連過年都沒有過好,因為皇帝生病,就連除夕之宴都沒怎麼舉辦。眾人沒辦法,只好在自己小廚房裡做一桌好菜來過年。不過上一年太子白和都和齊王白和清身上發生的事情倒有幾分波瀾壯闊的意思,他們這些人的笑話在宮裡是講一年都講不過來呢。
正好今年的除夕夜又紛紛揚揚下了一場大雪,外面冰天雪地,正好裡面大家熱熱鬧鬧地吃一頓年夜飯也是很好的。
瑩花雖然也想家,但今年的年夜飯是帶著女兒和祺妃一起吃的。因為齊王執意拒婚,祺妃也不理解自己兒子的選擇,齊王索性懶得在延茜宮過年,這讓祺妃感到很是寂寞。如今她看到了粉雕玉琢的和純,也勾起了幾分思念之情。
祺妃又想想自己兒子的執拗,便在席上也忍不住連連嘆息道:“還是生女兒好,男孩子不聽話,到頭來還是連累母親擔驚受怕的。”
瑩花聽後也之好尷尬地安慰道:“和純大了,將來惹人煩心的事情多著呢?”
祺妃聽後也是心有所感:“孩子們小的時候總想著孩子大了會不會更省心,可等到他們大了之後,反而更是憂心忡忡。”
瑩花本想說幾句笑話,但祺妃都這樣了,她坐在原地也不好意思起來。只是宋蕪默默站在瑩花身後,眼睛不時望著祺妃身邊空落落的位置。
在場眾人都明白,宋蕪是在憂心齊王白和清。但對於宋蕪的這份好意,齊王自己卻不怎麼願意領情。
第二天正是大年初一,因為皇帝生病,太後皇帝皇後也免了這新年的覲見之禮,各宮的妃嬪要想拜年,大可去自己相好的姐妹那裡隨意逛逛。
瑩花本來只想在自己宮裡陪祺妃多坐坐,畢竟因為齊王白和清拒婚之事,祺妃也是深受連累。
之前齊王白和清受寵的時候,祺妃宮中熱鬧非凡,如今祺妃被冷落後,不只是福貴妃等人不再來延茜宮,就連祺妃的妹妹瑜妃也幾乎不登門拜訪。
皇帝似乎不是太欣賞瑜妃的容貌,因為她松遼部落女子的身份,皇帝不得不寵了她一段時間。但時間長了,皇帝對她也就是禮尚往來的應付。
後來瑩花在皇帝面前抱怨過宮裡這些人的勢利眼,皇帝聽後臉上頓時黯淡了許多。但他考慮了很久之後,也只能嘆息說道:“在宮中,或許隨波逐流才是最好的選擇。”
之後皇帝又囑咐瑩花要多陪祺妃,讓她不要因為兒子過於難受。
瑩花聽後自然明白,皇帝這樣做或許是出於政治的考慮。希望透過宮廷之中的世態炎涼讓齊王明白權勢的重要性,從而轉變想法同意父皇給他安排的政治婚姻。若齊王白和清實在是執迷不悟,那皇帝也果斷換人,如此對祺妃的冷落也好讓其他不明真相的人明白如今皇帝的想法,從而不要站錯了隊伍。
至於他欠祺妃本人的,皇帝無法彌補,卻只能把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輕輕巧巧地推卸給瑩花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