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竹子磨製的尖銳竹刀從魚進去,剖開,颳去內髒,去腮去鱗片,魚泡別丟,放一張荷葉上,這東西跟鯰魚的魚泡一樣,也要收集起來
幹這活李君閣那叫一個快,沒一會,小魚就從一個桶全部轉移到另一個桶裡。
用臉盆打來井水,將小魚淘洗幹淨,魚湯也煮熟了,兩人開始吃晚飯。
吃完魚肉,李君閣又去砍了一根竹子,鋸下一根竹管給阿音喝魚湯,自己開始下井淘井,將最後一點散落井底的泥沙淘幹淨,順便拿井水沖洗河灘。
處理完一切,將竹子圍成一個井口大小的四方圈,搬來石頭將四周抵緊。水井算是正式全部完工。
回到營地,兩人找來一塊大石板,燒火烤熱後,鋪上香茅,將小魚鋪上去烤制起來。
然後李君閣開始處理阿音伐來的硬木。
粗些的硬木,趁木頭還生,用鋸子從頂端開縫,然後拿楔子和木槌劈開成兩半,細的那就不用管了。
阿音則開始在棚子裡壘新火塘。
李君閣則開始收拾空地上曬幹的竹材,木柴,蘆葦絲。
將幾根木頭放火邊上烤著,李君閣跟阿音開始晚上的編織活。
阿音聰明,學習得很快,手也開始變得靈巧起來,兩人有說有笑,很快編出了籮筐,筲箕,簸箕,篩子。
結束了一天的勞作,李君閣最後拿竹絲編了一個無底框,放到烤魚的石板上,底下墊上厚厚一層香蒲,中間是半幹的魚幹,上面又是香蒲,就這樣拿炭火烘著,然後兩人去睡覺。
當晚的節目中,貝爾這樣點評道:“今天中國隊的操作異常亮眼!e配合太完美了,他們居然建起了一棟竹樓!佔地十二平方米竹樓!”
“注意他們建樓的細節!該加固的地方,做了加固,該防腐的地方,做了防腐。”
“他們對自己的要求,遠遠超過了生存的要求!他們是在生活!美好的生活!”
“他們有了食物儲備,燃料儲備,水源儲備,而且開始囤積生産資料,製作生産工具!”
“他們有了住所,工場,竹床,水桶,盆子,扁擔,石錛,好幾種竹製的容器。”
說完笑道:“我驚訝的是他們周密的安排,他們做事情的計劃性和條理性讓人驚嘆,他們這兩天裡沒有浪費任何時間,每一分鐘都被高效的利用起來,而且輕體力勞動和重體力勞動交替進行,合理分配了運動量,實在是完美。”
尼安也很興奮:“我覺得他們不是在生存。他們所做的這些,都是我們國家的先民們,啊不,是亞洲南部的先民們曾經做過的。e他們是在重走東南亞農耕社會的道路!我無法猜測明天他們會怎麼行動,但是我非常期待他們明天展現給我們的驚喜。”
盧恩說道:“這才是生存的第二天,我的天啦,他們做了多少事情!真是一個吃苦耐勞的民族,希望ingris的體力能夠跟得上。”
……
第三天一早,李君閣和阿音拿魚幹當早飯簡單吃過,開始趁還有露水,去麻地割麻。
既然證明瞭纖維的有效性,那就要利用起來。
李君閣拿手鋸當鐮刀,擦擦擦的將麻鋸倒,阿音在旁邊拿竹刀從底部將麻皮剝下來,然後分開存放。
這片麻地相當大,兩人弄了一上午,砍倒了一大片,紮了四五捆麻皮,足有小三百斤。
然後李君閣挑著四捆麻捆,阿音挑著一捆,外加水桶,將麻皮挑到湖邊,一捆一捆放到下游的蘆葦蕩裡,然後搬來大石塊,將麻捆壓到水面之下,開始漚麻。
順便又割了四捆蘆葦,李君閣打了水,一個肩膀挑水,一個肩膀挑蘆葦,回到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