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傳說中的指哪兒打哪兒?李君閣喜滋滋地去將箭取出,再次嘗試。
現在的扳指上連線了兩根麻繩,纏在一個護腕上,李君閣才明白了麻繩的妙用,之前參觀文物展時的那個解說員根本就是不懂弓箭的二把刀。
麻繩的作用是讓拇指徹底變成一個撒放機關。
而整個弓弦的拉力,現在變成靠護腕和右臂承受,射起來更加的放鬆,可以將心神完全放在瞄準上。
現在李君閣發箭姿態也變了,撒放後右手上臂自然抬起,左手和左臂自然放鬆,朱羽的後坐力將手腕帶得有一個小幅度的順時針選擇,然後將左臂帶得往外一偏。
這就是《射經》中“前撇後撅”的精要所在。
再次發箭,不過這次心態變了,剛剛的感覺也就跟著消失,雖然還是箭箭中的,但是落點明顯比上一次大了一圈,準確性不如剛剛那次。
搖了搖頭,李君閣拆下弓弦,開始了一天的勞動。
還是檢查陷阱,扛竹子,做早飯。
昨天的竹鼠肉被李君閣加工成了冷吃肉丁,骨頭架子變成了烀著的竹鼠湯,現在正是火候。
取過上次蒸木薯糕的方形蒸格,放鍋上燒起水,李君閣調變了一盆稀木薯汁。
然後在旁邊放上一大盆涼水。
蒸格上汽,李君閣舀了一瓢木薯汁進去澆勻,很快木薯汁就變成了薄薄的一層,開始漸漸變白,然後透明。
等麵皮完全透明後,李君閣舀了一勺涼水淋進去,取出麵皮泡到涼水盆子裡。
就這樣一張一張,沒一會就做了幾十張麵皮子。
大鬍子在旁邊拍得直咽口水,看來今天早上又有好東西吃了!
等到阿音醒來,李君閣麵皮子也做完了,兩人自然在一起洗漱。
阿音對李君閣笑道:“昨晚在新房子裡睡得真舒服,今天你再做個架子,我將織出的布弄一個毛巾被出來。”
李君閣說道:“要不要打張床?我們就這樣睡地板上?”
阿音說道:“床多沒意思,就現在這樣才好玩。”
得,男主外女主內,家裡頭的事情,阿音說了算,正好省事了!
洗漱完畢,李君閣將麵皮撈出來,拿刀子劃成一指寬的條,放在四個碗裡,然後灑上蔥花,雞肉鬆,每碗淋入兩勺竹鼠湯,又舀了一小勺冷吃肉丁,一小勺酸筍,灑上鹽端到桌上。
這東西既像東北的拉皮,又像南方的米線,還像蜀州的粉絲,是個四不像。
不過味道很好,q彈勁道,加上鼠丁焦香,酸筍開胃,四個人吃得開心不已。
阿音肉湯也全喝了,這才放下碗:“真香!哎呀又吃多了,不行,明天必須去跑山了!”
這個李君閣完全沒意見,他早就腳底板癢癢了,於是趕快去做羽箭。
從漆室裡取出箭來,李君閣開始打磨,然後給箭上箭羽。
箭羽是野雞翅膀羽毛做的,兩只野雞的翅膀羽毛,堪堪夠用。
將羽毛粘好,纏上,李君閣又整理好羽毛,用一些木薯粉熬成漿糊,在羽毛上刷了一層,使它更硬挺。
在灶上烘幹尾羽,李君閣又拿出竹鼠皮來檢查。
竹鼠皮昨天上午剝下來就刮幹淨了內表層脂肪,又經過鹽漬,堿水刷洗,然後崩到板子上抹上了煮濃的芒硝水,現在皮子已經重新幹透,上面全是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泡泡。
將皮子攤在板子上,李君閣開始用樹皮砂紙細細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