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四月份,由華龍國和新華國主導,東方集團和銀河集團等大型企業聯合,拉開了人類重返月球的序幕。
人類首次登月的殊榮,早在半個世紀前就被利堅國獲得。
但這次登月的重大意義,並不亞於人類首次登月,甚至要超出十倍。
當年利堅國的登月工程,是冷戰時期太空競賽的産物,不過是讓幾名宇航員在月球上留下了腳印、插上了一面國旗,挖了幾塊月岩和月壤回到地球而已,政治上的象徵意義更大。
而這次聯合的月球計劃不同,規模上龐大了數百倍,將正式進軍月球,並建立月球基地,開採上面的資源為人類所用。
東方核電公司研發的可控聚變核電站技術,完全達到了商用標準,它使用的燃料不是氘與氚,而是能在更低的溫度、壓力等環境條件下發生核聚變,也更容易控制聚變速度的氦元素。
準確的說,是氦的同位素氦3。
地球上的氦3非常稀少,月球上則遍地都是,幾乎取之不盡。
而且,相比於從地球的海水中提煉氦3,從月球土壤中提純,在工藝上更為簡便,産量更為穩定。
根據一些科學家估測,月球上的氦3足夠人類使用一千萬年以上,而且富積度非常高,很容易進行工業開採。
一公斤氦3用於發電的市場價值,在兩千萬美元以上,是同等重量黃金的20倍。
毫無疑問,這麼高的利潤率,足以讓所有人發狂。
到月球上開採氦3,就是這次登月計劃最大的推動力。
月球是一顆擁有豐富礦藏的星球,它的各種稀有金屬的儲量,比地球還要高出許多,月球的岩石中,含有地球全部的元素和60餘種礦物。
其中6種礦物是地球所沒有的。
兩國開展載人登月,在政治、經濟、軍事和科研等方面有著重大意義。
登月工程可以極大促進太空産業的發展,這對於調節産業結構,發展新興産業有巨大的作用。
還可以培養和吸納大批人才,促進科技發展,增強國力,航天技術民用化之後,更能大大便利百姓生活。
據不完全統計,與月球基地計劃有關的專案,將為兩國提供了數百萬個就業崗位,每年産生的經濟效益在數萬億人民幣以上,至少有5000家企業從中獲益。
作為技術的提供方,四大集團和銀河集團更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月球基地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來開採月球資源,還擁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可以作為一個太空航行的中繼站和前進基地,以及地球防禦系統的一個重要基點。
成立科研中心後,可以研究一些在地球上做不了的科學實驗,種植太空生物,開採各種貴重礦物等等。
在太空失重或微重力條件,能製造出品質更佳的新型材料,在月球上建立晶片、精密儀器、金屬冶煉等工廠至關重要。
“廣寒宮”基地的地點,經過綜合考察,最終選在了月球的南極,這裡的日照時間佔四分之三以上,太陽能豐富。
另外,月球的兩極區域的地下,大約有數百億噸被冰凍起來的水資源,可以進行提取以供基地使用。
月球公轉地球一週是一個月,所以月亮上的一天,等於地球的一個月。
在月球基地,晝夜更替的間隔長達14天多一點。
銀河航空製造公司根據葉泉提供的技術,製造了兩艘多用途運輸飛船,分別命名為‘吳剛’號和‘玉兔’號。
飛船上有生命維持系統,採用大功率離子推進器,只適合在太陽系內航行,達到了三級文明初階水平。
每艘飛船可以乘坐30多人,以及載重160多噸物資,能夠直接從地球飛到月球,不需要中間在空間站進行燃料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