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八章 蚊道人無奈惹官司 大鵬鳥道破情愛緣

明王宮旦夕驚變,五族原本正在意猶未盡地討論明王大婚之日的盛景,豈料一覺醒來明王居然回到了九重天,這叫人何解?明王宮無主,所有的眼睛都盯在了佛母的身上,而佛母口稱受驚閉門謝客,只是讓喉舌放出話去,說有人戕害明王不成,明王重傷,被青華大帝帶回九重天養傷去了。

佛母話裡沒提半個名字,可這一盆髒水最後卻不差毫釐地潑到了鴻蒙身上,鴻蒙百口莫辯,只能和佛母一樣閉門謝客。相柳急得直吐信子,佛母不開口,眾妖體諒她傷心,聖王不開口,所有人都以為他是做賊心虛。聖王白白被明王夫妻折辱不說,如今居然還要受這二茬氣,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殿下!如今就連龍宮都有所揣測,妖精們各個以為殿下按耐不住,對明王下了毒手,殿下為何不為自己辯解幾句啊!”

“本王現在根本就是百口莫辯!這對賊夫婦真是狡詐,什麼入贅,說不定從一開始就是假的!是做給五族看的!現在一個回馬槍就將所有的髒水都潑在了本王身上!”

鴻蒙氣得咬牙切齒,他如願將越鳥送回了九重天,豈料越鳥連走都不安分,臨門一腳居然還能給他下絆子!

九嬰左思右想,不禁覺得此局難破,且不管明王是不是真的受了傷,她大張旗鼓地迎青華大帝入贅是真,匆匆忙忙地回九重天也是真,前後矛盾不合情理,怪不得五族多想。明王大婚之後,玄武似乎有所鬆動,如今五族只有聖王還在負隅頑抗,往後只怕明王但凡有個風吹草動,聖王都少不了要受人指摘。

“殿下用心良苦,終於送走了明王宮的災星,可明王旗勝一招,眼下殿下只能韜光養晦,否則只怕逮不著狐狸反惹一身騷。”

鴻蒙自作聰明,中了越鳥的計還渾然不知,一心還以為自己總算是擺脫了越鳥和青華這一對勁敵,沒成想佛母輕描淡寫一句閒話就將他打入了谷底。縱使青孔雀回到了九重天又如何?現在那麼多雙眼睛盯著九陰宮,鴻蒙本就已經落於下風,往後更是不能輕舉妄動了。

“九嬰,你務必將此事查清,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往妙嚴宮多安排些人手眼線。”

九嬰辦事一向穩妥,然而此刻望著她離去的背影,鴻蒙心裡卻始終鬱悶悶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九重天不比五族之地來去自由,想要往東極帝的妙嚴宮安排人手談何容易,無奈明王實在是太過聰明,一日不明王明王的心思,他就一日難安。

光明殿裡,金雕坐在佛母下手,越鳥又上九重天了,佛母心裡難免空落落的,金雕知道佛母思女情切,因此才特來陪伴佛母。

“菩薩原本是想為越兒留一後手,豈料卻歪打正著滅了鴻蒙的起眼,終究薑還是老的辣。”

佛母嘆了一口氣,明王宮剛熱鬧了幾天就人去樓空了,那賊道人誰管他生死?只可憐越鳥又要遠離故土,在那高處不勝寒的地方苦熬。

“那廝作繭自縛,從前他生怕別人不知道他要造反,現在又害怕別人議論他造反,說來說去終究是他不成器,與老身何干?”

莫說是越鳥,只怕鴻蒙連青華都鬥不過,偏偏他心氣高,非要惦記五族大位,不肯安分守己,以越鳥為質攛掇五族起事,這就叫做糊塗蟲做糊塗事,既然已經選錯了路,那麼自然是越努力越艱難。

金雕意有所指,又道:“正是菩薩這無心可貴,菩薩憐女之心天地可鑑,卻因此無招勝有招,封住了鴻蒙的所有打算。由此可見,佛家說情愛皆泡影,其實未必是真,菩薩一心護女,無心插柳卻制住了鴻蒙,可見情之為物,倒比陰謀詭計可靠。”

佛母皺了半天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金雕的言下之意是說,情愛未必是無用的累贅,即便越鳥真的有什麼打算,可她深愛青華,一定不會草草動手,再怎麼說也會惦記著與他享百年之歡。而青華深愛越鳥,一定會竭盡全力保越鳥不死,這話倒是通的,若非生死不離,哪有什麼配得上這天定的仙緣?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越鳥回鸞已經五日了,青華雖是磨蹭了些,但總算還記得去凌霄殿面呈玉帝。在越鳥回鸞一事上,他和佛母默契異常,可聖王終歸是御封的妖王,無真憑實據他絕不能空口白牙地將鍋甩給他。

但青華可以暗示,可以很明顯地暗示。

太白金星皺了好些天的眉頭總算是展開了,且不管大帝說的是真是假,總之明王回鸞之事事出有因,大帝早早歸天庭更是好事,以免三界議論天庭重臣出走、時運不濟,如此各有交代,甚好,甚好!

然而李靖卻有些為難,明王乃五妖王之首,如今青孔雀越鳥已歸位成親,可天庭卻始終未曾封她,這是其一;其二,按理說,九重天不能強留明王在天庭,可九重天是一回事,妙嚴宮又是另一回事,妙嚴宮是青華大帝這個老不死的玩意的宮闈,一宮之內說來說去都是人家夫妻的私事。然而眼下明王住在九重天,東極帝卻遵循舊例,不許她離開天庭,這豈不前後矛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事實擺在眼前,可眼下李靖要是點破了此事,難免要傷及青華大帝的天威,但他若不點破,卻怎麼琢磨怎麼不對勁。

然而眼看玉皇大帝知道裝作不知道,甚至還賜了些寶物給妙嚴宮,李靖白眼一翻,心裡只能強壓邪火——得了吧!官家都不管,他能管都了嗎?妙嚴宮是非之地,以後他還是少去少想為妙。

最後終究是金雕一語成讖,佛母一句話就讓鴻蒙安分了百十年,也就此成全了越鳥和青華的姻緣。修道者多視七情六慾為洪水猛獸,殊不知凡心可貴,比天地之道有過之而無不及。就好比瑤池私自下凡的薔薇精淪為妖精卻依舊心念青華帝君,又好比當年那造下大冤孽的地仙,即便時隔千年也依舊惦記著舊情痴心一片。說起來情愛倒比世間更迭可靠,物極必反,月滿則虧,唯獨是真心雋永,不似鮮花有開又敗,只是萬古不變,恆久長遠。

佛母深嘆了一口氣,道:“真金不怕火煉,若這姻緣是真的,來日即便越鳥和青華不能兩存,老身也認了,一切都是命數,你我身在其中,做也是錯,不做也是錯,不如就追隨本心,只要問心無愧就好。”

到底是佛母比鴻蒙多些通透,即便事關越鳥,她這個生母也早早就做好了來日痛失摯愛的打算,世間之事往往如此,捨得的人根本沒上賭桌,捨不得的卻已經輸了。

有道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功成名就自有時,利益燻心難將就。勸君就此乘鶴去,萬般無奈情難留。破釜沉舟死復生,左右逢源難長久。

喜歡越鳥傳請大家收藏:()越鳥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