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三章 遊方僧佈道破險局 夢中人耽於舊冤孽

“不以取著業故迴向,不以取著報故迴向,不以取著心故迴向,不以取著法故迴向,不以取著事故迴向,不以取著因故迴向,不以取著語言音聲故迴向,不以取著名句文身故迴向,不以取著迴向故迴向,不以取著利益眾生故迴向。”

——《華嚴經》

天往往不隨人願,鴻蒙滿心以為自己能故技重施再以越鳥的性命挾裹五族,來日可一呼百應,豈料竟是打錯了算盤——百年前他實打實地有兩個龍宮的支援,可現在莫說東西二宮,就連從前離群索居的北海都支援越鳥,更遑論早早就婉拒了他的南海。越鳥釜底抽薪,鴻蒙痛失一臂,加之現在佛母與天庭有了姻親之盟,他的實力自然大不如前。

玄武雖然還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態度,但前番騰蛇一事,硃卷好心辦了壞事,臨了倒叫鴻蒙懷疑四神宮與越鳥有私。如今博斯公主攝政,她自小在越鳥身邊長大,名義上雖然是四海的子孫,心思卻未必向著東西二宮。這麼多年了,鴻蒙甚至沒能和博斯公主見上一面,他每每往四神宮去,博斯都以“輩分位次”為由推脫不見,只留八面玲瓏油鹽不進的玄武和他說車軲轆話,一來二去的好生無趣。

五族中失算的不止是鴻蒙,佛母原以為越鳥長久地不能歸位東極帝后,來日更是生死難料,以鴻蒙為首的狼心賊子之輩定然少不了乘人之危,藉機挑唆三界褫奪越鳥明王的頭銜。豈料這一次鴻蒙雖然毫不惜力,與百年前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五族卻興致缺缺,少有響應,叫這蚊道人吃了不少閉門羹。

說到底,權謀威勢無非下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慈悲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五族從前只把越鳥當做個金玉草包,看上去華麗尊貴,其實卻只是個繡花枕頭,合該她當個祭旗的榜樣,叫妖兵們出師有名一雪前恥。可這些年越鳥四處降妖除魔,為三界以身困檮杌乃至於修為盡失,卻又絕處逢生一轉身得了個什麼“大帝”傍身。鴻蒙曾經言之鑿鑿,說越鳥必定無有來日,但她如今身懷巨妖,天庭卻真金白銀千尊萬貴地養了她這麼多年,局勢不清前路不明,四海龍宮帶頭倒向越鳥,誰敢貿然行事?

眼下就連五族的宵小之輩都是一副隔岸觀火的心思,如今越鳥不過肉體凡胎,神仙們但凡是要動真格的,大可將她除去,便是她那夫君再不忿,也雙拳難敵四手。可越鳥既然活著,那就說明此事還有變數,天庭靈山今天不救她,不代表來日不救她,妖精們總不能不給自己留後路,否則若是大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回頭九重天卻封她位列仙班,到了天庭秋後算賬的時候誰能躲的過去?

生還是死,鬥還是不鬥,萬年過後,三界還是困於同樣的處境。鴻蒙千算萬算,最後卻犯了“自作聰明”的大錯,他聰明,別人也不傻,此事風險極大,與其冒險提前站隊,倒不如一日拖一日,一切等明王歿了再議。

鴻蒙怎麼也沒想到,他機關算盡最後居然迎來了這樣荒誕的一個結果,從前越鳥不過是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妖王,論資歷遠不如鴻蒙,原本她於這天地本無功無德,可卻偏偏是鴻蒙的不依不饒,逼得她建功立業復位明王,還俗成親施恩四海,如今她在三界廣有賢名,不少妖精是真心擁戴她,鴻蒙若逼得緊了,說不定還會適得其反,叫五族將他當做害群之馬。

事到如今,鴻蒙環顧左右,驚覺自己孤掌難鳴,前後無人捨身,來去不見簇擁,他原本想借越鳥的生死上位,豈料臨了卻成了越鳥上位的階石。這大概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一門心思地把個佛家弟子當做了死敵,最後終於求仁得仁,為自己造出了最可怕的對手。現在越鳥不過是肉體凡胎,若她來日開竅了,以“誅殺檮杌”為命自絕於世間,他這幾千年的盤算就算是全落空了。

此後數十年,鴻蒙隱忍不發,他不怕大敗而歸,不怕枉做小人,他曾經花費了幾千年的時間,只為一個破土而出的機會,便是青孔雀叫他枉付了幾千年又如何?他心如鴻鵠,大志不改,何懼一兩局敗局?他比佛母強就強在他的心更加安定,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他可以輸,也可以等,更不懼捲土重來。

可憐天下父母心,鴻蒙算計不動越鳥,大可以蟄伏千年再去算計別人,可佛母只有越鳥這一個女兒,她明白鴻蒙這是以退為進,也明白無論妖精們心中的不服與越鳥生死無關,更明白世間心繫越鳥平安的人屈指可數。佛母害怕來日青華會棄越鳥於不顧,可她也不願屢屢逼迫青華給她個安心,因此她笨拙地想要對青華好一些,總是做些無用的東西送進妙嚴宮,只盼望青華能夠信守承諾,無論如何保住越鳥的一條命。

這些年青華禮佛愈加勤勉,早晚功課一日不落,妙嚴宮裡總有佛音,有的時候越鳥在東極殿午睡,青華就在西稍間唸經,木魚檀香,穿堂而來,越鳥常常彷彿夢迴年幼時,這與蘇悉地院相隔千里的地方,心中覺得格外安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越鳥和青華非但是夫妻,更是良師益友,越鳥長在觀音大士膝前,常聽佛音,青華是天生的神仙,向來對六道輪迴不甚瞭解,一日他問越鳥,越鳥便與他詳解。

諸位看官且聽一言,此事涉及世間眾生——世人都說神仙好,只因神仙們高高在上,不用食五穀雜糧,也不擔心夜宿何處。殊不知神仙只有一生而已,待他們死了,輪迴不要他們,他們便就此化作世間的塵埃,妖精們也是一樣。唯有凡人,靈魂不滅,可以在世間一世一世地積累因果。

怪不得百妖不忿凡人,五族皆屬“妖仙”,一世不得道,要麼就給天雷劈了,要麼便無緣無故與世間長辭。相比之下,凡人的命數實在是太好了,他們一劫便可成仙,就好比那地仙,雖是傷人害命,卻也活了千年,最終也見到了心心念唸的人。即便是死了也可像倩兮女一樣成為鬼仙,僅是“靈魂不滅”這一條,就已經是寵冠三界了。

一切有因必有果,神仙們看起來高貴,其實卻是世間的卒子。女媧造萬物,神仙負責世間的秩序,妖精要麼成為神仙,要麼盼望著成為凡人,這世間終究是以人為尊,即便越鳥貴為妖王也無計可施。而凡人卻可以不厭其煩地犯錯,彼此屠殺私心難滅,殊不知慾壑難填,傾盡天下亦猶嫌不足,若不及時醒悟,只怕來日天地傾覆。

青華從前一身清淨,半點不在乎別人的喜悲,可如今卻大不同了,他細細思索三界四道的命數,竟逐漸理解了鴻蒙的志向。物不平則鳴,妖精們屈居人下,連生死都要依賴別人的恩賜,長此以往,妖精們如何能不委屈,如何能不揭竿而起?而越鳥的生死就是如此要緊——她生,妖精們偃旗息鼓,三界得以保全,她死,妖精們揭竿而起,世間必定再起大戰。

但五族好戰者如鴻蒙,其實並不明白世間運作的規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凡人若傷天害理便輪入畜道,若得了大道就可立地成佛。因果複雜如千機變,牽一髮而動全身,越鳥和青華都明白,三界根本經不起第二次大戰,偏偏鴻蒙就不明白,他滿心希望妖精們能盡誅凡人,就此在五族高人一等,殊不知來日非樂土,屠戮萬事休。

後來一日裡,北極大帝邀青華赴宴,席間四御皆在,勾陳大帝語帶深意地說,世間大亂之前,六道輪迴都入人間道,畜比人少智,因此畜入人道乃天地第一異相也,只因智者少見,愚則多生。

勾陳大帝此言自然有他的用意——無兵不成戰,但凡世間突然多出了充數的人,大戰自然就不遠了,勾陳大帝這話分明是說給青華聽的,青華又如何會不知?世間悲歡離合,也就是在四牆之內算是個事兒,越鳥久久的不能位列仙班,以至於生死不明,可神仙們卻已經在擔心她的後事了。

青華明白,西王母未必跟他說了實話,來日他若真的為越鳥擋去焚風,他大抵是活不下來的。可他早就不在乎自己的一條命了,怕只怕越鳥不肯獨活,也不知佛母能不能勸住她。

青華曾在夢中見過,越鳥再度翱翔世間,身無掛礙,她身上有著他沒有的神性,她手持雙劍,足以斷世間安寧是非,便是沒了他也是無礙的。

喜歡越鳥傳請大家收藏:()越鳥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