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有六象九苞。六象者,頭象天,目象日,背象月,翼象風,足象地,尾象緯。九苞者,口包命,心合度,耳聰達,舌詘伸,色光彩,冠矩朱,距銳鉤,音激揚,腹文戶。行鳴曰歸嬉,止鳴曰提扶,夜鳴曰善哉,晨鳴曰賀世,飛鳴曰郎都,食惟梧桐竹實。故子欲居九夷,從鳳嬉。物飛而生子。”
——《論語讖》
鳳凰原在九夷之地休憩,突然聽得海邊東極青華大帝有請,聽他因由,皆是自家子孫惹禍。
天地間玄鳥鳳凰僅此一隻,不死不滅,有涅盤之術。但是世間還有鳳種,雖然不出自玄鳥,卻依舊是同脈相連,沾親帶故。凡像鳳者有五色之分,通身多赤者為鳳鳥,多青者為青鸞,多黃者為鵷雛,多紫者為鸑鷟,多白者為鴻鵠,西王母的近侍青鳥就是五鳳中的青鸞鳥。
鳳凰得天地交合之氣,有二子,一是金孔雀金曜,二是金翅大鵬雕迦樓羅,其餘五鳳,則各自相配。越鳥和青華遇到的這隻錦雞,雖然談不上尊貴,但是確實是黃鳳鵷雛的後代。
玄鳥不在乎虛名受累,但這青華大帝不似旁人,玄鳥不願意見他再造殺戮,故而前來。
玄鳥鳳凰所至,滿天霞光,滿谷祥雲。山谷裡四時之花,不分彼此,悉數綻放。玄鳥一路飛來,身邊是祥雲繚繞,腳下是紫氣做靴。這東谷國貧瘠,從沒有見過什麼神仙神獸,這一見就見了這天地至尊的玄鳥鳳凰,一路上百姓跪拜,百鳥朝鳳,萬獸作揖。
莫說是凡人未曾見識,就連青華也是頭回見到玄鳥鳳凰,到了近前才他突然想起來——他只顧著越鳥是鳳凰的獨孫,卻忘了自己原本應該是玄鳥的孫婿,一時間心中不禁百感交集。
到了近前,玄鳥露出仙身,輕飄飄地落在了芳騫林梧桐仙樹上。而那原本鬱鬱蔥蔥、葉葉如玉、落英繽紛的梧桐仙樹,叫玄鳥一坐,竟出現了一副奇景——凡是樹上落葉,枝頭即刻長出新葉,轉瞬間一切如舊;凡是葉落飄零,玉葉瞬間衰敗入泥,剎那間無影無蹤。
芳騫林的梧桐仙樹不是凡品,不受四季約束,無論季節,滿樹盡是玉色,但它畢竟是生物,四季之中玉色又稍有深淺之差。此刻眾人只見那滿冠玉葉顏色變幻不息,由淺到深由深到淺,只要鳳凰還在落在這樹上,便迴圈往復不息不止。
青華不禁心生感嘆:都說鳳凰掌輪迴生死,超脫六道五行,不料他竟真得此修為。萬事萬物到了他的身前,隨生隨滅,無興無止,漫天仙佛尚有壽歲,而這玄鳥鳳凰竟已經是不歲不年,不死不生。
於是,青華與越鳥同拜了玄鳥鳳凰——玄鳥已是造化本身,他合該一拜,不可驕矜。更何況他斷了人家子孫血脈,玄鳥必然知道,他此刻不拜,更待何時?
見了玄鳥真身,小妖們跪了一地,而那錦雞嚇得直哆嗦,他從跌跌撞撞踉蹌到了玄鳥面前,使他那鬥雞眼仔細觀瞧。
要問玄鳥真身如何——只見他通身三彩,凡是絨毛,根根通紅如血,毛尖發金。凡是短羽,尾尾閃爍如金,耀目難當。凡是長羽,翎翎碧青如水,鑲有金邊。頂上無冠無簇,瞼有睫上下赤金,目如人赤瞳藍底。雙目上生出青金二色衝冠長眉,一雙金邊青耳細長上挑。耳後九叢金羽,頸間一圈青翎。腹背雙翅赤絨如龍鱗,翅根翅翼青金似寶鼎。身後是丈長的三色尾羽,又有九根三丈長的金根金邊孔雀翎。如仙草一般生葉,葉上片片生目,如同飄帶一般搭在那梧桐仙樹上。
玄鳥鳳目微顫,他見那錦雞站在他身前發愣,有心逗弄,便撥動一翎從錦雞面上拂了一拂。錦雞這才回過神來,臉上目瞪口呆,長著大嘴,手指鳳凰,轉頭問二仙:
“這是甚麼啊!怎麼這麼好看!”
鳳凰一旦開口餘音不散,因此他從不輕易啼鳴,加之他也不愛拘束,鮮做化身,與萬物溝通不靠言語,而是心神相交。因此,錦雞剛說完這話,腦海梨就裡聽見了一個甚是好聽的聲音,那聲音說到:“孽障,你敢扮我,如何不識我?”
錦雞嚇得跳了起來,用手指點著二仙:“是誰說話!是你嗎!是你嗎!”見二仙皆笑看他,他又轉頭指著玄鳥鳳凰,渾身發抖,聲音打顫:
“……是……你嗎?”
鳳凰微微頷首,錦雞下的一屁股癱坐在了地上,隨即便嚎啕大哭!
“你是鳳凰那我是誰?我不相信!你有什麼證據!你說你是你就是啊!你沒有證據!你們欺負人!我才是鳳凰!我才是!你怎麼證明我不是鳳凰!”
沒想到這無道的錦雞,區區的山妖,見了鳳凰竟然還敢撒潑耍賴,擺出了市井嘴臉來。只見鳳凰雙喙微張,長睫輕顫,似乎是在發笑,隨後便與錦雞四目相對,說:
“這有何難,你且來看。”
這說話的功夫間,旁邊的小妖早就跑的七七八八了——不管他是不是鳳凰,且看人家這手段,再看咱們這本事,此時不跑,不是要落得和那蛇精一個下場?唯獨有三四個小妖,此刻是誠心觀瞧。正所謂萬事萬物不可一概而論,山妖也有良善之輩,從前無非是被那錦雞騙了去,並非自家想做妖邪。眼下見了鳳凰顯聖,它們心裡明白這才是真的神仙顯聖,自己可不能走,要在這裡沾些仙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錦雞與鳳凰四目相對不過一瞬,可鳳凰超脫六道,不知歲月,他只看了錦雞一眼,就把三紀萬物一切記憶全部與他一一觀瞧。開天闢地,潮起潮落,生死幻滅,無休無止,皆在其間。
此刻在別人眼中不過轉瞬即逝,但在錦雞腦中又何止百年?他眼前如同走馬燈一樣,變化不停,腦袋暈暈乎乎,兩隻鬥雞眼斗的更厲害了,嘎吱一下就昏了過去。
隨即青華越鳥二人便聽得鳳凰傳話,說:“他本是鳳種後裔,已被我降服。待他醒了,自知天道,不會再為孽一方。”
鳳凰話音剛落,二仙又拜,鳳凰看了看越鳥,他雖不願道破天機,但也生出些愛護之心,只道:“越鳥,隨心得淨土,隨緣得造化,你需謹記。”
越鳥得了鳳凰玄鳥點撥,喜不自勝,跪拜不起。而青華看鳳凰似是要走,連忙行禮拱手道:
“勞煩玄鳥至尊親臨,這錦雞無狀,但也見得此處民風愚鈍。本座與明王殿下,有心教化一方百姓,讓他們識得天地正道,還請天尊指點迷津。”
鳳凰看了看青華帝君,見他殺氣雖未散盡,但卻已經修出了仁心慈悲,聽他此請,也還算是懂得造化。只見鳳凰雖不言語,目光所至之處卻憑空喚出了一本《涅盤經》,那經書飄飄落下,正落在青華面前。
待眾人再看時,玄鳥已去,只留下那回蕩不絕的一聲鳳鳴。
喜歡越鳥傳請大家收藏:()越鳥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