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四十一章 穆國士

周國這次主動出擊,是為了晉國正在遊說的新伐周聯盟正在逐漸形成。

之前因為周國的“音樂節”,給了諸國強烈的創新感和衝擊感,讓那次伐周聯盟不攻自破。

但是晉國一直沒有放棄這方面的遊說,周國決不能坐視新的聯盟出現,所以先一步發起了文戰。

另外周國的盟友秦國,也時刻準備拖住北上增援的楚國,一場大戰的序幕於此拉開。

這一輪文戰,穆白已經成為了負責接應各組的預備隊學士,他手下大部分都是“全才生”,少量是之前沒有公佈的各類人才,顯然是要把他們當做奇兵用。

這個工作一開始就是注意觀察各組的情況,隨時準備支援。

當他聽說魏國、唐國等晉國的盟友蠢蠢欲動的時候,穆白立即建議請周國的盟友衛國、萊國等國也隨時準備參戰。

衛國、萊國這些小國,雖然名義是周國的盟友,但地位跟附庸國差不多,周國讓他們支援,他們就必須得支援。

不過這場會戰在京畿府的總指揮儲君姬元淳,似乎這時候有些優柔寡斷,好像是還沒有下定大決戰的決心。

穆白都替姬元淳著急,這時候一旦錯失戰機,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他申請跟姬元淳通話,闡明瞭現在的態勢,請儲君時刻準備把所有的作戰單位投入到文戰中。

另外不僅要聯絡衛國、萊國等盟友,還要聯絡鄭國、宋國這兩個實力不弱的中立國,就算他們不能站在周國這一邊,也儘量不要讓他們站在周國的對立面。

談完了正事,穆白又跟姬元潔聊了幾句,讓姬元潔給自己母親和妹妹帶個話,就說今天他不能回去過年了。

結束通話,穆白重新投入到文戰當中。

只是讓穆白沒有想到的是,這通電話不光沒讓姬元淳下定決心,還讓他開始提防穆白,似乎是在害怕穆白手持文戰的權利,威脅到他儲君的地位。

穆白是不知道這些的,因為文戰當中要跟外界斷絕一切聯絡,需要特殊申請,才能在觀摩團的監督下跟外界通話。

所以穆白的這通電話,觀摩團中的晉國成員也是知道的,不過按照規則,在文戰結束前,通話的內容誰都不能公佈。

文戰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月,穆白就這樣在邊境過了新年。

新年過後,魏、唐、陳三個晉國的盟國突然參戰,打了周國一個措手不及。

穆白把自己的預備隊都撒出去,他本人更是在古代詩片語那邊,三輪文戰內挑戰了晉、魏等四國二十多個詩人。

文戰中的詩詞挑戰,就跟斗詩差不多,一人一首,直到一人沒了“存貨”,或者一方做出了一首千古名篇這類的好詩,對方三首詩都不如人家一首詩。

用穆白的話就是說,直接被“ko”。

在這三輪文戰中,穆白“ko”了六人,用數量勝了十幾人,前後“作”詩一百首左右。

這個戰績讓諸國膽寒,同時也極大地鼓舞了周國計程車氣,學士、生員們面對是自己一倍的敵人,依舊堅持奮鬥。

雖然整體上,除了詩片語其他組毫無勝蹟,不夠卻遏制了潰敗的勢頭。

穆白總算明白,為什麼以前領導以少勝多文戰的王們,都一直被歌頌。

文戰不像是用武器的戰鬥,可用的謀略太少,像現在晉國盟國的突然襲擊,勉強算是在打埋伏。

但是“圍點打援”、“穿插”這類的戰術,是沒有用武之地的。

如果不是穆白強撐著,周國已經全線潰敗,到時候甚至要面臨比燕國更苛刻地割地賠款條件。

在前線穆白等人艱難地支撐著,在後方京畿府的指揮部迅速做了調整,老國王替代了儲君接任了這次文戰的總指揮。

至於儲君則回到東宮思過,雖然沒有對外公佈對儲君的懲罰,不過從老國王禁止儲君姬元淳插手文戰的事上,可以看出老國王的憤怒。

同時老國王大肆嘉獎了穆白,說他在戰略和戰術方面都做了巨大的貢獻。

國人們只看到穆白在文戰中的出色表現了,也沒去細想老國王的嘉獎,只覺得穆白確實該嘉獎,甚至被稱之為“周國英雄”都不為過。

另一方面,老國王用許多國際利益,讓衛國、萊國、虞國三個同盟國迅速參戰。

可是外交上的談判和人力上的集結都是需要時間的,直到穆白等人撐過了三輪文戰後,同盟國的援軍才到達前線。

有許多周國的學士和生員心力耗盡,發生了不少深度昏迷的情況,他們已經沒辦法再參加之後的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