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章 出征前夕,突生變故

此時,來護兒身後的三名年輕將領也上前一步,一齊躬身對秦昇施禮道:

“多謝秦大將軍救我們父子性命。”

秦昇看他們三人眉眼皆與來護兒有幾分相像,便笑著對來護兒道:

“想來他們三位便是來公的三位公子吧。”

來護兒點了點頭,隨後向秦昇介紹起了自己的三個兒子。

最左邊那位乃是他的長子來楷,如今官任通議大夫。

中間那位乃是他的第五子來弘,官任金紫光祿大夫。

最右邊那位乃是第六子來整,官任左光祿大夫,襄陽縣公。

秦昇聽完來護兒的引見卻是笑而不語。

因為他知道來護兒一共有十二個兒子,其中最有名的卻不是眼前的三人,而是他的第十一子來恆和第十二子來濟。

不過他這兩個兒子之所以出名並不是因為勇武而是因為他們的學問,歷史上在唐高宗李治在位時,這兄弟二人都位居宰相,使得許敬宗忍不住感慨說來護兒的兒子做宰相,虞世南的兒子做工匠由此可見文武將相都不是天生的,這便是典故“文武無種”的由來。

秦昇跟來護兒三個兒子回過禮後,便跟來護兒問起征伐高句麗之事。

來護兒對此早有準備,當即笑笑道:

“如今已經入秋,海面上刮的都是西風,正是征伐高句麗的最好時機。

只不過秦大將軍帳下計程車兵大多是北方人,或許在船上並不適應,因此末將建議大將軍不妨讓將士們上船先吃住上幾日,待漸漸適應了戰船上的顛簸,到時候再出海遠征高句麗。”

秦昇心中暗贊來護兒考慮得周到,隨即點了點頭道:

“論水戰我遠不如來公精通,一切就按來公說的辦吧。”

眼看秦昇如此尊重自己的意見,來護兒心中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

因為他最怕的就是秦昇剛愎自用,跟楊廣一樣聽不進自己的勸告,最終再次落得一個鎩羽而歸的下場。

要知道,在之前第三次征伐高句麗的戰爭中,來護兒也是率大隋水師渡海,直取高句麗腹地,大敗高句麗軍,攻破了高句麗重鎮奢畢城,隨時準備攻打平壤。

當時高句麗王高元見平壤勢危,便立即派使者去跟楊廣請降,不僅同意對大隋稱臣,同時還願意將隋朝叛臣斛斯政送還給大隋。

楊廣認為教訓高句麗人的目的已經達到,便同意接受高句麗王高元的投降,下旨要來護兒班師回朝。

可來護兒知道這是徹底擊敗高句麗的最後機會,不甘心就這麼班師回朝,當即召來軍中諸將商議,跟他們說朝廷三次征伐高句麗都未能徹底平定他們,如果這次撤軍,恐怕就再也不能殺回來了。

因此,他打算趁現在高句麗軍隊疲憊不堪,派兵攻下平壤,俘獲高句麗王高元,最終凱旋而還。

其他將領都被來護兒這個瘋狂的念頭給嚇住了,紛紛勸他不要違抗聖命,以免被天子治罪。

眼見無人支援自己,來護兒最終只能無奈含恨班師回朝。

就在隋軍撤出高句麗不久,高句麗王高元便立即反悔,拒絕對大隋稱臣,楊廣雖說氣得暴跳如雷,可大隋的國力卻已經不沒辦法支援他第四次征伐高句麗了。

對於來護兒而言,當年的倉促撤軍功敗垂成無疑是他此生的意難平。

如今秦昇要再徵高句麗,無疑是給了他來護兒一個洗刷舊日恥辱彌補當年遺憾的機會。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