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6章 講座

她不由自主沖著他們微笑點頭,不意外引來新一輪的尖叫歡呼聲。

程芳菲繼續道:“之前在採訪中我也多次提到。虛擬設計是我的本職工作,挖掘《古地球》時代文化則是我的愛好。我很高興也很慶幸自己找到了一種方式,將兩者結合起來。更慶幸的是這種方式能得到大家的喜歡。讓傳統文化助力我的創作,並藉著我的創作宣傳已經幾乎被遺忘的過去。借這次講座機會,我也將自己這一路走來的些許心得體會和大家分享,與眾位學生老師探討交流。”

其實從去年受安素教授邀請為《古地球》撰稿開始,程芳菲就陸續寫了幾十篇體量龐大,內容豐富的華國文化相關研究文章。從最早的“八仙過海”系列,到後來的“華夏上古諸神”、“歷史神話”,再到春節相關的民俗傳統、生肖故事等等,當然也少不了美食文化,現在更是已經開始陸續發表與廣寒宮內專案聯系的“禮、樂、射、禦、書、數六藝”以及文房四寶、詩詞書畫、華夏樂器等。

在寫文章的過程中,程芳菲感到自己的思考和理念也在不斷深化。

態度逐漸從簡單地想把古地球華夏文化介紹給大家,到開始思考這些文化如何影響人們的觀念和情感,如何塑造整個社會思潮並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程序。

就像很多專家學者評價的那樣,程芳菲從一開始僅僅是簡單地用傳統文化元素做設計,到後來開始真正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使得設計和文化思想達到高度統一。

這種統一的巔峰出現在《桃花源?洞天》,並隨著廣寒宮的建設進入到人們的現實生活裡。

這也是為什麼《桃花源?洞天》會如此成功,乎成為星河世界中的巨無霸應用,被大量星際網友戲稱為獨立於星際世界的“華夏世界”或“仙境”。

但僅僅如此嗎?

網友們真的是因為和專家學者那般,看到桃花源的設計之精彩,融合之巧妙才會喜歡桃花源的嗎?

當然不是!

顧客們真的都是為了切實感受華夏文化來廣寒宮的嗎?

當然也不是。

但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他們喜歡桃花源可能是因為奶茶好喝、火鍋好吃、漢服漂亮、廟會好玩、……

他們搶訂廣寒宮的房間,可能是因為想親口品嘗真實的華夏美食,想玩那些從未玩過的遊戲,體驗華夏樂器和書畫寫作?

好吃的,好玩的,漂亮的,有趣的,……如果僅此而已,那整個星際整個星河世界提供類似服務的設施和專案數不勝數,為什麼山寺桃花會脫穎而出,贏得如此多的關注和喜歡?

坐在榮譽禮堂和登陸線上聆聽講座的大量學者專家也想知道答案。

“我想從一個小故事說起。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個貧窮饑餓走投無路的人。一位長者給了他們兩個選擇,魚竿或者一竹簍肥魚。同學們,如果你們是這兩位窮人會如何選擇呢?”

在座人們頓時議論紛紛。有人說選擇魚,因為有魚竿也不一定會用,不一定能抓到魚,或者等抓到魚之前已經餓死了;有人則認為應該選擇魚竿,因為如果要魚的話等魚吃完了就要徹底餓死了。

程芳菲並沒有直接說出答案,轉而繼續道:“很多人在體驗虛擬專案或者進行休閑度假時,更多是為了放鬆心情。因為我們平時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壓力巨大,必須要在短暫的業餘時間快速調節心情和情緒,治癒身體疾病。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人會被能夠快速透過情緒刺激、物理治癒等手段讓人快樂起來,或者發洩情緒的應用和專案。”

“但就像竹簍裡的魚一樣,它雖然肥美鮮嫩,可以立刻解決溫飽問題,卻吃過一頓兩頓之後便化為虛無。當你再饑餓時,除非有人願意再給你一竹簍魚,否則還是死路一條。但假如我們擁有了魚竿,掌握了釣魚的方法和技巧,是不是隻要餓了就可以自己去釣魚,而不用依賴其他人?”

程芳菲頓了頓,看著臺下眾人若有所思的表情,笑道:“在我看來,來自我們人類的起源星球地球的文化恰恰可以充當這根魚竿。而我們學習其中文化知識,為自己所用的過程就是學習釣魚的過程。比如當你開始學習樂器,就可以在情緒不好時彈奏或吹奏,當你學會了書畫,就可以閑暇時隨意書寫,當你長期練習太極拳,就會發現即便沒有頻繁使用治療裝置,也能延年益壽,身體康健。用古地球華夏語說,這就叫‘陶冶情操’,不但能夠治癒我們的浮躁情緒,還可以提升思維修養和境界。而且是完全免費的,隨時隨地的。”

見有人面露疑惑,或者質疑,程芳菲又道。

“也許有人會好奇它的效果和它的認同感,但還記得桃花源嗎?人們不由自主選擇它,長時間停留在裡面感受這種古典文化氣氛就是最好的例證。我從來不認為自己的設計技巧比大師們有多高超,甚至很多設計專業的學生都能比我做得更好。但桃花源吸引人的從來不是它無可挑剔的精美,而是別處沒有的文化氛圍。它的成功也恰好證明瞭,即便我們生活在幾千年近萬年後,我們仍然是曾經地球上人類的後代,與他們有著同樣的心靈感受,能夠為那些文化同源的東西所影響。只是在探索星際的歷程中,有些過去慢慢被遺忘,需要我們去找回罷了……”

看到聽眾中不時有人點頭,認同自己的觀點,程芳菲知道這個話題匯入和鋪墊做得差不多了,便開始具體介紹更多古地球時代的文化故事。

其中有華夏文明的故事和文化,也有其它民族的歷史和文化。

但無一例外都是她還沒有在《古地球》發表,第一次拿出來與大眾分享的。

眾人聽得專注非常,甚至是如痴如醉。

有人不停做筆記記錄她說的要點和自己的想法,有人則面露痴迷,似乎已經開始想象如果能親眼見到程芳菲說的這些會是什麼樣子,更有人開始暢想自己如果也能從古地球文化中挖掘出別人意想不到的元素,是不是也會獲得山寺桃花般的成功。

“我說的這些其實在安素教授他們的資料庫中都有資料儲存,如果大家有興趣歡迎去挖掘尋找,並與大家分享交流。”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