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望去,有位眉毛鬍子花白的老和尚拄著拐從側門走進來。
“師傅!”
年輕和尚如臨大赦,掙開莫祈君就躥到老和尚耳邊,單手掩唇言語了幾句。
那雙看上去有些昏花的眼睛隨即模模糊糊打量了過來。
這樣有閱歷的人和小年輕可不一樣。
莫祈君束起手腳,不敢隨意造次了,低眉思考還有什麼能用的方式。
豈料老和尚顫顫巍巍走過來,好聲好氣問:“孩子,你說逐空能救你性命?”
在他跟前,莫祈君感覺就像在面對一尊金身鑄造的佛像,都不敢說謊了,小雞啄米地點了點頭。
老和尚佝僂著背湊近她,用那雙老態龍鐘卻並不渾濁的眼睛望進她的眸。
雖然不知道就這麼幾眼能瞧出什麼名頭,莫祈君依然有種快被看穿的感覺。
寺中清淨,遠遠的似乎有誦經的聲音配合敲擊木魚聲傳來,如編鐘一磐又一磐有節律響動,悠揚綿長。
盯了許久,老和尚才退後兩步,對她說:“順著東邊的蒲溪沿山林找找,去吧孩子。”
這話令莫祈君大吃一驚,甚至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聽,就連旁邊的年輕和尚也瞪大眼睛合不上嘴。
她反應了幾秒才道:“您是說逐空法師他”
但老和尚沒有再說話,只是慈祥地笑了笑,用瘦得和枯木差不多的手拍拍她的肩後,在年輕和尚的攙扶下轉身,慢慢悠悠跨過門檻。
身後的女子雙手交覆平舉額前,對著他的後背深深一拜:“多謝老師傅!”
隨後動身奔離大殿。
望著那遠去的身影,年輕和尚十分不解:“師傅,您這是何意?為何要告訴那個女施主逐空師兄身居何處,這於理不合啊。”
老和尚摸著鬍子,雲雲著高深莫測的言論。
“世事難料,逐空的因已鑄成,果卻遲遲不現,我參不透,那孩子的命數卻如絲線將逐空的因果串聯,這是必然的果,無論如何都避不開的果。”
“師傅的意思是,師兄的命數與那女施主相關?她究竟是何人?”
“她是何人重要嗎?即便白紙黑字寫在黃冊上的身份與姓名,也未必為真。所謂筆下人,說到底由執筆人構成,那如何不能說,執筆人,亦是因筆下人的存在而存在?”
按照老和尚所言,莫祈君一路向東,也算是到了另一個人跡罕至處,看見了條靜靜流淌的溪流。
這多半就是蒲溪。
蒲溪邊上有一條小徑,也的確是通往山林。
沿著唯一的道路一直上去 ,直到流水聲聽不見,鳥叫聲傳來,莫祈君果真在盡頭發現了一處以木頭搭建成的林中小屋。
她喜上眉梢,快步而去,在門口喚著:“逐空法師!逐空法師您在裡面吧!請您開開門!我有要事與您相談!”
一連喚了四五聲,在她準備手腳並用轟門之際,屋門終於被開啟。
裡頭立著的人長得不像先前見到的幾個和尚那樣和善,相反,他的眉眼十分淩厲,一雙眸子好比鷹眼,銳利掃過一切所見,不留任何情面。
那不耐的神情在看見是她之後詫異一瞬:“你是林工匠的傻子表妹?”
莫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