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她買的時候,那個大叔還和她說了這個是做什麼用的。
怎麼睡了一覺,全給忘了。
見她一直盯著手裡的那個東西看,霍廷洲版百科全書再次上線。
“這個是制缽器,一般種棉花的時候會用到,種菜的話也可以。”
說著,他從姜姒手裡將東西接了過去。
又讓她把昨天買的菜苗拿到菜園子裡。
昨天傍晚沒事的時候,霍廷洲已經將院子裡的菜地全給翻了一遍,水也澆的透透的。
“你用的時候像我這樣稍微用點力,先把它按下去。”
“然後踩這裡,把裡面的東西蹬出來。”
話音落下,菜地上多了一個圓柱形的小坑。
霍廷洲手一伸,從姜姒手中接過了一棵菜苗。
接下來就更簡單了,只需要把菜苗放進那個坑裡,再把這個坑填上就可以了。
你還別說,勞動人民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無盡。
有了這個,種菜真的是太方便了。
不一會的功夫,兩人就把買的菜苗全給種了下去。
那些蹬出來的圓柱體也不浪費,霍廷洲將這些全部搬到了陰涼的地方。
這些圓柱體每個上面都自帶了一個小坑。
回頭可以在裡面放上棉種或者甜瓜種子,等發芽了再挪種到菜地裡。
這樣比直接撒播出來的成活率要更高。
菜苗種了下去,姜姒也算了了一樁心事。
這可是她親手種下去的菜,雖然口感上肯定不如空間裡的好,但意義卻一點也不一樣。
一想到兩個月後就能吃上自己親手種的瓜果蔬菜,姜姒的心情都跟著美好了起來。
這大概就是刻在骨子裡的‘種花家’基因吧。
不管去了哪,不管有沒有條件,都要想辦法種點什麼。
忙完了菜園子裡的活,也到了午飯的時間。
午飯姜姒是在霍廷洲的指導下做的,做的是海鮮一鍋出。
說是教做飯,但實際上大部分時間,霍廷洲都在教姜姒煤爐子的使用方法。
畢竟海鮮一鍋出,做起來真的超級簡單。
姜姒按他的要求,往鍋裡添上了適量的水,又往裡面放了小半碗洗淨的大米。
今天時間來不及了,要不然大米提前用冷水泡兩個小時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