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一十四章 和仁堂

陽光越過街道對面不太高的樓房照在和仁堂寬闊的大門,一直照進大堂,灰白『色』地板,古『色』古香的中『藥』櫃,大堂一邊有兩張暗黑『色』桌子,桌子兩邊相對放著一張椅子和一個凳子,椅子是醫生坐的,凳子屬於來的病患。這樣佈局是最傳統的中『藥』堂的樣式。醫生透過望聞問切掌握病患的情況,開出『藥』方直接到旁邊的櫃檯上抓『藥』,相比較現在的醫院這是個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當然,能保持這樣傳統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藥』堂的病患不是太多,現在的社會,人們大多數還是相信醫院裡先進的儀器,這也導致了學中醫的人相對減少,中醫和西醫不同,西醫依靠一些嚴格的臨床總結和科學論證,用『藥』和診斷都有點程式化,容易掌握,中醫需要悟『性』和敏感『性』老感覺人體氣血的細微變化,還要研究那些變化多端的『藥』材,有點不可捉『摸』『性』,學好不容易。

夏春怡細心地把櫃檯和桌子擦了一遍,又把地版拖乾淨,擦了擦臉頰的汗水,『露』出一絲微笑,一位姑娘快步走進來,見到夏春怡有點誇張地叫起來:“夏大小姐,你怎麼又幹活,你好歹也是個老闆。”

“最近睡不著,起早就先把裡外打掃一下。”夏春怡淡淡笑了笑:‘我哪是什麼大老闆,和仁堂現在可是越來越不景氣,我都有愧於祖上了,你就叫我夏春怡吧。”

“那可不行,還是叫你夏醫師吧,我們幾個同學還得你多多指教呢。”那位姑娘咯咯笑著,走到換衣間去換衣服。夏春怡看著她的背影,臉上『露』出一點羨慕。她喜歡中醫,但是和無憂無慮的學生不同,她是夏家的獨女,父親中年得女,等到夏春怡長大他已經老了,所有祖傳的基業都落在夏春怡柔弱的肩膀上,夏春怡有點不堪負重的感覺。尤其最近保和堂在京都崛起,風頭強勁,一下子讓京都原有的中『藥』堂都黯然失『色』,生意一落千丈。

“夏醫師,夏老闆。”和仁堂的員工陸續上班,勤快地打著招呼。夏春怡坐在桌子邊一一點頭。和仁堂不大,但是根基深厚,員工也有二十幾個,有專門熬『藥』的,針灸的,拔罐的,推拿的,為了趕上『潮』流,夏春怡咬了咬牙買了彩超,又多了兩個彩超的護士。

“夏丫頭。”一聲溫和的稱呼。在這裡唯一稱呼她丫頭的就是陳老先生,六十多歲,和父親是師兄弟,也是和仁堂的一根頂樑柱,若大年紀還一直堅持坐堂問診。

“陳叔,您請坐。”夏春怡站起身,把陳老先生讓到另一張桌子邊坐下,倒一杯茶放在老人面前。

“夏丫頭,聽說昨天幾位實習的學生到保和堂去了,是不是啊?”陳老喝一口茶,又把茶杯放下,繼續說道:“我就說嗎,這些學生哪有自己的徒弟靠得住,你看我幾個徒弟,我不鬆口絕對不會離開我半步。”

“陳叔,不怪他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夏春怡溫和地笑了笑,眉頭微微蹙著:“您的那些弟子就讓他們出師吧,我們和仁堂的收入已經比較少,難以維持高一點的薪水,不要耽誤幾位師兄弟的前程。”

“耽誤什麼前程?和仁堂在一天他們就不能離開和仁堂,不能忘恩負義。”陳老很嚴肅地擺了擺手,旋即嘆了一口氣:“夏丫頭,說良心話,在這裡你開的工資已經很豐厚了,我不是什麼出名的醫師,中醫院我的弟子沒有學歷進不了,傳統師傳和祖傳的中『藥』堂他們進了也沒地位。你別多想,我們和你患難與共,拼了我這根老骨頭也要挺過難關。”

“謝謝您。”夏春怡感激地笑了笑,心中充滿溫暖,沒有什麼比艱難時候的支援更令人感動的。但是,並不能減輕夏春怡心理負擔,過度的信任發反而加重了一點責任感。她要考慮很多人的出路。

幾位三十幾歲的中年人走進來,簇擁著一位鬍子花白的老人,夏春怡詫異地叫道:“爹,您不是在修養嗎,怎麼到這裡來了?”

“我身體很好,用不著休息。”夏老爺子呵呵笑了笑:“今天起,我和老陳師弟一起坐堂問診,我就不信誰能把我們和仁堂擠垮,我活在一天絕對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老掌櫃,我們又可以並肩做事了。”陳叔開心地笑著:“我幾位不成器的徒弟也可以再長點見識。”

“陳師弟,你別激我,我會把醫術全部傳給他們的。”夏老爺子掃視一眼身邊的幾個人:“大家就在一旁用心看,不懂的提出來,算我感謝大家這麼多年對我們和仁堂的支援。”

“謝謝老掌櫃。”幾位中年人一起表示感謝。聽得夏春怡眼圈微微泛紅,父親這樣做是在做最後的努力,一大把年紀再次坐回醫師的位置,挽救不了和仁堂,只有把祖傳的手藝交給幾位中於夏家的弟子。

夏老爺子是附近的名人,當年在中醫界也是叱詫風雲。坐堂問診的事昨天就放出了訊息,一些老患者和知道他威名的人聞風而來,夏老爺子剛坐下,就有一幫人湧進來,老爺子向他們打了聲招呼,開始一個個診斷疾患和開方,那幾個中年人恭敬地站在一邊,老人診斷以後他們也逐一給患者把脈,然後對照『藥』方提出疑問。夏老爺子一一解答,聽得夏春怡和那幾個中年人頻頻點頭。生薑還是老的辣,夏老爺子幾十年積累的經驗非同小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夏老爺子身體不是太好,忙碌了一會有點氣喘。夏春怡急忙倒上一杯茶:“爹,你歇一會。”

“好,老陳,你來吧。”夏老爺子把患者讓給另一張桌子邊的陳老爺子,端起茶杯剛喝了一口,門口進來幾位五十多歲的老人,相互扶著,腿腳明顯不便。進門掃視一眼,有點疑『惑』。夏春怡認識,是經常義診的對像,昨天下午剛去過,一個院子裡全部是風溼,在那裡還遇到了亦芝堂的呂布青。

“幾位大叔,請坐。”夏春怡客氣地打著招呼:“剛好今天我爹坐堂問診,等會幫你們瞧瞧。

“不麻煩老掌櫃,我們想找另一位醫師治療。”剛進門的幾位老人中有人回答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