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雲掌櫃您覺得怎麼樣?能不能讓王太太滿意?”秀姑一臉微笑。
“肯定能,肯定能!你這幅刺繡好得讓我都不知道用什麼言語來稱讚。”如果做成大插屏,能賺上百兩乃至於數百兩不止。雲掌櫃扼腕不已,遺憾的是自己沒有提前買下來,不過能巴結上王太太,絕對物超所值。
雲掌櫃急不可耐地去王家獻寶,臨走前讓秀姑等他回來。
秀姑有預感,這一次肯定會大有收穫。
和上回一樣,她等了小半個時辰,雲掌櫃便興高采烈地進門,雖是寒冬,滿頭滿臉卻都是喜悅的汗水,在他身後,還跟著一個夥計,手裡捧著一些東西,“秀丫頭,好訊息,王太太對百壽圖滿意得不得了,叫我把剩餘的銀子帶給你。”
雲掌櫃從夥計托盤中拿出一包銀子遞給秀姑。
銀子入手沉重,秀姑心中一喜,細細一數,十兩的元寶,一共六個。
“六十兩?雲掌櫃,不是說好了五十兩嗎?怎麼多了十兩銀子?”
“沒錯,是六十兩。”雲掌櫃看出秀姑臉上的疑惑,含笑解釋道:“你的百壽圖出乎意料的好,王太太說等她給王老太太獻禮時,一定能拔得頭籌,所以多付了十兩。”
在富貴人家眼裡,面子比什麼都重要,金銀反而次之,尤其是王太太可以預料到這幅百壽圖一定會豔驚四座,所以十分喜歡。
“不僅如此,我送百壽圖的時候,正好王太太的女兒在場,正和王太太挑選門下金匠送上去的首飾,見這幅繡圖讓王太太滿意,就給了我一件首飾,讓我交給你,算是謝禮。”
其實是王太太和王大姑奶奶見到繡圖後很滿意,於是問起秀姑的家庭,聽說她家境普通,又被夫家休棄,每日為生計奔波,最近剛剛定了一門親事,在家中待嫁,王大姑奶奶就順手打賞了一件首飾,只是他是生意人,知道如何說話比較順耳。
秀姑怔然,冰雪聰明的她立即明白了。
雲掌櫃遞給她的是一支金簪,金子很軟,所以這支金簪的簪身並不是赤金,應該是赤金和其他金屬混合在一起的合金,硬度達到簪發不會變形的程度。即使如此,它比銀子仍貴重許多,尤其是簪頭焊接著一朵金絲編織的牡丹花,花瓣層層疊疊,枝葉託底,相當逼真傳神,別緻而典雅,沒有半分俗氣,其工藝之精巧,實在讓人歎為觀止。
這支金簪漂亮得幾乎可以當藝術品了!
累絲,一種傳統的黃金工藝。
秀姑隨師父學習刺繡時,並不是只學刺繡,在學習的過程中,她還要學習配色、配飾等等,而飾物自然涉及到了古往今來許多珠寶首飾的知識。
這支金簪的分量並不重,所用的赤金不足一兩,但是它的價值卻在十兩白銀以上。
它的貴重在於工藝。
王家,必定不是尋常鄉紳之家,秀姑突然有這種感覺。
門下金匠做的首飾僅僅是一支打賞的金簪便已如此講究,那麼他們自己佩戴上身的呢?這可不是一般金匠能擁有的手藝。尋常百姓所佩戴的首飾較為簡單且粗糙,單是金飾已經彌足珍貴,哪裡還會在意俗氣與精巧的天差地別。
張家小定下聘的金首飾款式就相當簡單,貴在分量不輕。
“雲掌櫃和王家有生意往來,下回替我多謝王太太和王大姑奶奶。”為免金簪上的牡丹花受到擠壓而變形,秀姑將其仍舊放回原來的長條錦匣中,然後和銀錢一起收入包袱。接下來她需要付給雲掌櫃一部分佣金,不料卻被雲掌櫃以上次她替繡莊畫圖樣底稿為由拒絕了。
之所以是銀錢,而非銀兩,因為除了百壽圖所得的六十兩外,還有蘇母、蘇大嫂託她賣掉荷包的錢,兩百零五個荷包一共賣了一千六百四十文。這些荷包按著她畫的新花樣繡出來,寓意吉祥如意,又值年下,每個荷包漲價兩文,算是相當大的收穫了。
“行,我不會忘記,一定替你帶到。”雲掌櫃有預感,他們還會和王家在刺繡上有來往。
本地民風淳樸,家家戶戶種一點棉花,卻很少有人會紡紗織布,頂多會紡線,懂織布的人很少,也不及江南山清水秀,盛產絲綢,所以刺繡在這裡並不盛行,刺繡好手不多,而秀姑的繡品在江南刺繡中都屬於上等。
見秀姑已有離去之意,雲掌櫃連忙問出自己的問題,“秀丫頭,你有什麼打算?我記得上回你買了白綾、白絹,是否繼續繡圖?如果繡的話,繡什麼圖樣?幾時能繡好?”
見識過百壽圖後,雲掌櫃有了主意,與秀姑合作,秀姑繡圖,他買好木頭請府城的名匠精雕細琢,做成屏風,或是掛屏,或是插屏,或是曲屏、或是炕屏,價格翻幾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