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爹揍?壯壯眨眨眼,隨即央求地看向滿倉。
滿倉無奈地道:“是姑姑給壯壯抄的書被學裡的齊先生借走了,壯壯怕姑媽生氣。”
秀姑莫名其妙地道:“你們先生沒有書嗎?怎麼會借壯壯的書?”
壯壯見她沒生氣,急忙道:“我們已經學到四書了,我有不懂的問題請教先生,誰知先生聽了很激動,看過我的書後說我的書上批註很精闢,令他老人家茅塞頓開,問我是怎麼得到有大儒批註的書,從哪裡得到的,而且抄寫的書法居然這麼好。先生問,我不敢不回答,就說是娘給我抄的,不過我沒說是從哪裡抄的。先生聽了,把我的書借走說要抄錄一份。”
說完,壯壯問道:“娘,先生為什麼要借我的書呢?明明先生也有書。”
滿倉同樣有此疑問,他的書和壯壯的幾乎一模一樣,都出自秀姑,也被另一位杜先生給借走了,而且兩位先生決定免除他們半年的束脩。
減免束脩減輕了父母的負擔,滿倉當然求之不得,只是借書的緣由他不是很明白。
張碩聽到這裡,也問道:“媳婦,你說這兩個先生是什麼意思?”
“書籍很珍貴,你們都清楚吧?”見爺仨同時點頭,秀姑嘆了一口氣,她已經想明白了,“擁有大儒批註的書籍比尋常書籍更珍貴,那些批註對學習很有幫助,讓讀書的學子少走許多彎路。然而,這些好書基本都在大戶人家,民間很少見,市井傳抄者甚少,可遇而不可求。這也是為什麼科舉考中的人以大戶人家子弟居多,寒門子弟數目較少的原因。”
這是原身在周家聽過的,周秀才經常對兒子們抱怨,抱怨貴族子弟不勞而獲,天生就有無數雄厚的資本,寒門子弟無論如何都得不到想要的一切。沈童生答應周家的親事而不再提百兩聘禮聘金,追根究底就是周秀才給他有批註的書籍太珍貴,對他的學業來說很有幫助。
張碩恍然大悟,“壯壯的先生說壯壯的書有大儒的批註,書很珍貴很少見?”
“對,王家是咱們桐城最有權勢的人家,他們家子弟上學用的書籍,哪怕是啟蒙書,也都有當世大儒的批註,自然珍稀非常。學裡的兩個先生都是秀才,一心想考舉人,他們當然明白壯壯滿倉手裡書籍的重要性。這要多虧明月姑娘,她大概想到咱們家壯壯讀書想走科舉之路,送我的書籍基本上都經過精挑細選,本本不俗,對於王家來說不值一提,但是一大半的書籍卻是咱們一輩子都沒門路得到,比銀錢都珍貴!”
秀姑特別感激明月的就是這一點,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明月如此對待自己,秀姑覺得自己得到了最大的好處,可惜無法和明月聯絡。
秀姑解釋完,仔細囑咐滿倉和壯壯道:“你們先生借書,乃是好學之意,值得你們效仿,你們借便是了,我並不會生氣。不過,不管誰問你們,你們都不要說是從哪裡抄來的,千萬別提王家和咱們家有很多書這兩件事。”別人知道他們家有這些書,定有人前來打擾。
她沒有敝帚自珍的心思,可是書籍過於珍貴,他們家未必能保住。
秀姑說的很多話壯壯和滿倉都聽得似懂非懂,但是最後的叮囑他們卻明白了,忙點了點小腦袋,齊聲道:“娘姑媽),我記住了!”
滿倉決定,這件事連父母都不告訴。
“真乖,來,吃塊魚。”秀姑分別給他們挾了一塊剔除了魚刺的魚肉。
飯後秀姑洗碗,倆孩子已經去上學去了,張碩湊在她身邊問起家裡收的書,笑道:“媳婦,娶了你真是我們家的福氣。”周惠那顆軟蛋就讓他後悔去吧!張碩眼明心亮,在耿掌櫃雜貨鋪子裡看到周惠就猜出他的想法了。
秀姑橫了他一眼,眸光流轉,張碩嘿嘿直笑,心裡熱乎乎的可以和天邊豔陽媲美。
次日一早老張進城賣肉,張碩先去沈家送禮,沈童生在家苦讀,閤家沒留飯,張碩回來就和秀姑去蘇家送禮,受到蘇家非常熱情的招待,滿倉減免半年束脩省了好幾吊錢呢。
蘇母把秀姑拽到廚房,焦急地問道:“聽說昨天你在城裡碰見周惠了?”
“娘,你怎麼知道?”秀姑詫異,訊息傳得這麼快?皺了皺眉,她說道:“不會有人說了什麼吧?我和阿碩在雜貨鋪子裡買東西碰見他們母子了,阿碩在一旁,我也沒跟他們說一句話。誰這麼缺德,一場巧遇便傳出是非來。”
秀姑一聽母親開口,就知道肯定有什麼風言風語。
蘇母呸了一口,“多嘴多舌的狗東西,居然說你和周惠在城裡約見,說周惠給你買了一大堆東西云云!我明兒非得撕了米氏的一張臭嘴不可!沒影兒的事情她就編出這麼些故事來!虧得阿碩和你一塊,不然聽了外頭傳的話,你們夫妻倆還不得生了嫌隙?”
“米氏這孬貨就是管不住一張賤嘴,吃人剩菜越堵不住的一張賤嘴,天天說長道短,不怕下了拔舌頭地獄。”蘇大嫂同仇敵愾。
“怎麼又是她?想必是為了討好周家故意來敗壞我。”秀姑不覺心生厭惡,雖說米氏沒做過大奸大惡之事,但是為人實在不堪,遂安慰蘇母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娘別跟她一般見識。鬧起來,咱們也是自傷八百。何必為了老鼠打翻了玉瓶兒?”
蘇母聽了,這才掩下怒火。
秀姑最近和張碩同進同出,明眼人都看見了,除了蘇三嬸幾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其他人都不相信米氏說的話,況且大家今夏吃了張家許多水,流言沒起來就散了。
小沈氏出閣,秀姑沒去,張碩也沒去,老張拎著一吊錢代替兒子孫子前去吃酒。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