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蘇母嘮嘮叨叨,向女兒傳授經驗,直到外面有人來叫去蘇老三家,她才勉強住口。

走在路上,見張碩挎著箢箕,扶著秀姑,蘇母暗暗點頭,面上笑容更盛,別人看見了都覺得奇怪,個個都讚歎說翠姑有個好大娘,生個兒子,大娘比親孃都高興。

只有秀姑明白蘇母歡喜的原因,聽了這話,肚子裡好笑不已。

“媳婦,你笑什麼?”張碩時時刻刻都在注意秀姑的一舉一動。

“我聽別人誇讚咱娘心裡高興。”她才不會說實話呢。

凡是接到紅雞蛋的人家都在蘇老三家會面,都是孃家叔伯家的大娘嬸子,家家戶戶都挎著箢箕,說說笑笑,各自低聲詢問對方帶了多少東西。至於蘇老三家的,幾樣東西分了三個箢箕裝,由翠姑的哥哥蘇偉挑著,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準備去沙頭村。

張碩捨不得媳婦挨累,駕了騾車過來,秀姑招呼孃親和幾個嬸子上車,人和箢箕一起,差不多擠滿了車,沒坐上的就坐老蘇頭和蘇偉趕的牛車。

翠姑愛面子,早早叫人把家裡的牛車借給父母哥哥使。

李氏摸了摸身下半新不舊的厚被子,笑眯眯地打趣道:“秀姑,在城裡住幾日,你倒嬌貴了,瞧這輩子鋪得真厚,坐在上面竟不覺得顛簸了。”

張碩沒和她們一起坐車,而是步行趕著騾子,揮了揮手裡的鞭子,聞聲笑道:“姨媽,我媳婦臉皮兒薄,你可別取笑她。被子是我鋪的,一大早從城裡往家趕,路上坑坑窪窪,有了被子,我自個兒坐著舒服。”

“瞧瞧,我才說一句,這就護上了。”李氏大笑,指著他的後背對蘇母說道:“大嫂子,你說我做的這媒好不好?”

蘇母點頭道:“好,好得很。俺家秀姑有今天的好日子,全是弟妹你做的好媒。”

“秀姑,你在城裡過得咋樣?啥時候回村子裡?”蘇二嬸有些感慨,誰能料到被休回家的侄女竟有這樣的好命,瞧她頭髮油光水滑,面板又白又嫩,帶著一股子淡淡的香氣,哪怕作荊釵布裙打扮,依然能看出是好日子養出來的。

秀姑含笑道:“住在城裡啥都不便宜,吃口小白菜都得花錢買,別說米麵了,偏偏這時節買都買不到,倒不如住在咱們村裡,荒山野嶺還有幾把野菜呢。沒法子,總不能不吃飯吧?不得不讓阿碩收豬時回家摘菜帶進城,這才解決了。只盼著外面的亂子早些平息,到那時,城門不戒嚴不盤查了,我們就搬回家,早晚接送壯壯就行了。”

“那個造反的榮賊,真是殺千刀的狗賊!”

提起這場動亂,車上眾人無不咬牙切齒,痛罵不絕。

“他以前過的日子多好啊?住著天宮一樣王府,年年都有幾萬兩銀子和幾萬石糧食,又有無數的金銀珠寶,還有一群美貌小妾,過得跟神仙似的,屙屎都用緞子擦腚,咱們老百姓一輩子都不敢想象。他可倒好,好好的日子不過,非得帶兵造反。”榮親王以前的待遇都傳遍了天下,衙門特地派人來村子裡說的,因此大夥兒都知道。

很明顯,這是朝廷的策略,善加利用輿論,激起百姓對榮親王的痛恨。

隨著車上人提起,其他人立刻贊同,蘇家二堂嬸道:“就是,就是,糧食一天一個價,要不是老張仁義,賣了兩石麥子給俺們家,俺們家現在都喝西北風了。”

看向秀姑和張碩時,二堂嬸滿眼都是感激之色。

秀姑忙笑道:“鄰里鄉親的,哪能眼睜睜看著大夥兒缺糧?我們家能做的就是把口糧和糧種之外的糧食賣給大夥兒,一文錢沒少收呢!”自從賣了糧食,張家的人緣好了不少,村裡村外缺糧缺得厲害,頗有幾家鬧事,唯獨沒找張家的事兒,外面來找事,大家都幫忙。

他們家做種的三十石糧種不是沒人打主意,年尾年初那會兒,好些外村的人上門出高價買,老張沒同意,村裡人都沒賣,怎麼可能賣給他們?說是糧種,就得留著。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育苗時,張家三十石的稻穀運到城裡,與相熟的糧商換了三十石能做種子的稻穀,沒辦法,憑花多少錢都買不來。如今家裡就那幾石口糧,再沒人打主意了。

他們家算是比較好了,稻種平安下地育苗,村裡許多人家連做種的稻穀都沒有。

不過,有地的人家基本留了種,沒有糧種的那都是沒地,或者賃地種的人。

大夥兒齊齊嘆息,世道這麼亂,縱然是風調雨順,大家的日子也不好過啊,只盼著朝廷大軍趕緊將榮賊給殺了,還有那個叫什麼薛稼的大官。

話沒說完,就進了沙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