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銀子一斤的糕點?十兩銀子一袋的米麵?那得是多麼金貴的糕點?那米是傳說中進上的御田胭脂米吧?
她吃驚之下,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麗娘,你這是什麼意思?”
方麗娘眼圈立刻就紅了,哽咽道:“我和玉堂初來乍到,什麼都不懂,在這裡定居後首先認得張三嬸一家,張三嬸又帶我認識村中各家各戶,為人熱情周到,我心裡當她是親人,於是我就託張三嬸的兒子幫我們採買東西。他們說縣城裡的東西貴,白糖和糖果、綠豆糕、桂花糕、山楂糕等都需要一兩銀子一斤,白米十兩銀子一石,兩個月下來,我都花上百兩了!”
這麼說,他們帶來的財物足夠他們富足地過一輩子!除了衣裳東西和來到桐城後花去的一些開銷,她和丈夫手裡還有上千兩黃金和幾百兩銀子。
她不是沒問過別人,只是別人總是含糊其辭。
親厚如張三嬸,他們在這裡定居後第一個對他們釋放善意的張三嬸,自己一個月付給她五兩銀子的工錢,她也沒跟自己提過這些瑣碎事情,反倒常帶兒媳孫子孫女來自己家陪自己說話,他們一來,自己就要拿出好茶好點招待。
現在想想,自己真是個天大的傻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地裡說自己是散財童子。她應該和江玉堂打聽當地的物價才是,一畝地十兩銀子是不是也買貴了?
她起先就在想張家的肉怎麼那麼便宜,她給了秀姑一塊一兩重的銀子,張家給她割了十幾斤肉,還找了好幾串銅錢,莫非是在村裡賣的原因?最近張家不殺豬,她想託張家兒子進城幫自己買些豬肉羊肉和雞鴨鵝等,聽他要十兩銀子,她頓時起了疑心。
張家的肉是三十文錢一斤,就算城裡東西貴,也貴不到五百錢一斤吧?要真是在城裡賣得貴,張家何必賣給村裡人?也沒見他們家人穿著打扮又多華貴。
秀姑原先點到即止,不欲多說,現在聽到她這番話,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她不知道事情的詳細情況,無法對別人的行為做出評論,免得有是非之嫌,轉而笑問道:“麗娘,你今兒來有什麼事嗎?”無事不登三寶殿,雖說方麗娘改了些,可應該不會無緣無故地上自己家門。莫非是因為懷疑張家對他們家的報價,所以有此一行?
方麗娘這才想起自己的來意,紅著臉道:“我們家柴米油鹽醬醋茶都不多了,天寒地凍,缺了炭屋裡冷得跟冰窟似的,偏生我們家的那匹馬來到後不久就跌斷了腿,聽說張大哥經常進城,明早想僱張大哥的騾車進城採買東西。”
主要是她和江玉堂想打聽城裡的物價到底怎樣,好做日後的打算。她和江玉堂都不是傻子,就算一時半會沒察覺到什麼,現在日子久了,他們自然發現了一點端倪。
自己家的那匹馬跌斷腿以後就被殺了,肉被村裡人家給分了。
每個地方都很排斥外地人,她送東西送物的時候心裡想著,村裡人得了好處一定不會怠慢她和丈夫,他們在這裡的生活會好過一些。
她心裡暗暗後悔當日因害怕張碩殺豬之故怠慢了秀姑,仔細想來,唯有她提醒了自己不能大手大腳地過日子,拒絕了自己給壯壯的金鎖,村裡其他人從來都是稱讚自己的大方體貼,十分恭維,她怎麼忘記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至理名言呢?
秀姑聽了,笑道:“我當什麼事呢,都是一個村子的人,何必說一個僱字?我們家如今收不到豬,進城的騾車一直空著,你們明兒早點過來一起進城就是,買了東西暫且放在我們鋪子裡,等壯壯爹做完活計再一同回來。”
見她如此容易說話,方麗娘心裡感激不盡。
從張家出來,方麗娘回頭看了一眼張家的高牆大院,秀姑和壯壯母子二人自有一股文秀之氣,心地也非常厚道,她決定以後和秀姑好好相處,秀姑不像村裡自己見過的那些村婦村姑那般粗鄙,得了便宜還把自己和玉堂哄得團團轉。
攏了攏雪帽,方麗娘垂下眸子,掩住一閃而過的冷光。
虧,吃一次就夠了,不然怎麼說吃一塹長一智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她自小被繼母嬌養於深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平時看的書籍學的東西都受到嚴格的控制和盤查,外面許多事情都傳不到她的耳朵裡,二十歲未嫁,幾次定親的夫婿不是病死就是出發生事故而死,人人都說她命硬,族裡決定送她去尼姑庵裡清修。
若不是身邊有幾個忠僕會偷偷地告訴她一些外面的訊息,她早已被養得近乎白痴。
於是,趁著江南大亂,真王大軍掠奪各個豪門大戶,裡裡外外慘死無數,貼身丫鬟翡翠也死了,她便藉著翡翠的身份逃了出來,沒忘記把梯己東西都藏在包袱裡。
逃出來後,孤身一人,她不知道怎麼活下去,幸虧遇到了早已脫籍的玉堂春。
戲子生活很辛苦,不登臺前經常挨打受罵,越是出色的小戲子受到班主和師傅折磨越多,他們都怕徒弟將自己取而代之,她以前碰見了就指責班主幾句,救了玉堂春一命。玉堂春念舊,認出她後,把她帶回了家,並花錢讓翡翠脫籍成良民,改回原名方麗。
她的名字就叫麗娘,只是不姓方。
日久生情,他們結為了夫妻。
玉堂春曾經名動江南,求了貴人的恩典才得以脫離梨園行當,怕別人識破她的身份,他們決定離開江南,找一個沒人認得他們的地方過著簡單淳樸的日子,最後定居桐城。
他們吃過苦,受過罪,最不相信的就是人心,以為山野淳樸,原來並非如此。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