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章

周家因還田一事丟盡顏面,遂搬進城裡去了,再沒回來過,周惠從京城回來如何又回了村裡?蘇母心中十分疑惑。自從和周家絕交後,縱使知道休秀姑全非周惠之過,她對周惠也是淡淡的,不等周惠下車對自己這位姨母行禮,就直接進了張家的大院,反身關上門。

洗了一盤杏兒,見秀姑吃了兩個半,半晌後沒有吐出來,蘇母和張碩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前者連忙再去熱粥,又拌了點清淡開胃的小菜。

秀姑這回倒是吃了一點下肚,並沒有吐出來。她前世見過不少孕婦,大部分吐得厲害的孕婦很容易查出來是酸中毒,需要打點滴中和酸性。所以,她雖然沒有胃口,但是強逼著自己喝水吃東西,哪怕是吃了吐,食物好歹在胃裡逗留了一會子。

蘇母喜得連聲唸佛,張碩臉上的陰霾也消散了不少,小野豬跟著也笑嘻嘻地趴在床沿。

秀姑極有自制力,尋常任性的孕婦沒有胃口可能就不吃了,空著肚子躺在床上,她不這樣,雖然沒過半個時辰她就又吐了,但是吐完後她還是接著吃了一點東西,然後下床在院子裡走動幾圈。吃完再吐,吐完再吃,如此反覆,一日竟有七八回,偏生沒過幾天就是農忙時節了,蘇母得回家料理地裡的農活,老張和張碩也忙得腳打後腦勺。

秀姑一邊養胎,一邊帶小野豬,洗衣做飯的活計她竟一點都不能沾,彎腰洗衣壓迫小腹,炒菜做飯她聞了油煙味就吐,一時無計可施。

麗娘聽說這件事後,當天就帶著兒子江小寶過來陪伴秀姑,順便替秀姑看著小野豬,晚上回去,同時讓趙婆子幫著洗衣做飯。她家生活寬裕,趙婆子手藝越發好了,又因吃得好穿得好,趙婆子對江玉堂夫婦感激涕零,做這點活計對她而言不算什麼。江玉堂家也有二十畝地種了麥子,向來都是賃給其他人,他們家只等著收租即可。

秀姑十分感激,有人說話,著實減了不少煩悶之情。

麗娘平素清閒得很,常與村中婦人聊天,帶來不少秀姑因養胎而錯過的訊息。

譬如周惠回村是為了收割麥子,等著賣了糧食把銀子送進京城,原因是周舉人春闈落榜了,春闈既落榜,自然沒法參加四月份的殿試了。但是,周舉人羨慕京城中的繁花似錦富貴風流,便帶著玉娘長住不肯回桐城這個窮鄉僻壤,打算留在京城請教才高八斗之輩,等三年後再考,所以打發周惠回鄉向周母索取銀子送進京城租房吃用打點並買紙筆墨硯等物。

秀姑聽了很解氣,她當然知道自己幸災樂禍是不對的,不過自家和周家有著解不開的仇怨,為了防止周舉人中進士做官然後來報復自己家,所以很高興看到周舉人落榜。

麗娘見狀,不覺莞爾一笑,“周舉人鄉試時就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如今春闈之年,天下有才之士紛紛進京,千軍萬馬中只取三百名,哪有他的席位!更別說自從中了舉人之後,他一直沉溺於溫柔富貴鄉,不曾用過功。”

“不說他家了,到底和咱們沒什麼相干。倒是你們就打算這麼過了?雖說你們手裡有些積蓄,數目也不小,每年又有二十畝地的租子收上來,但是你們平時的開銷可比進項多得多。從前你們兩口子倒罷了,如今有了小寶,將來讀書識字樣樣花錢,你們就不想個法子多些進益替他打算?”秀姑話題一轉,提起麗娘也一直煩心的問題來。

麗娘悶悶地道:“怎麼沒想過?我還想讓小寶和壯壯一樣讀書考科舉呢!太、祖皇帝登基後改了規矩,說英雄不該問出處,從前操持賤業的人從良後,子孫三代不得科舉,如今從良後,不僅子孫三代可考,就是賤籍者從良,亦可參加。這條律法推行得一直不太順利,沒想到太、祖皇帝駕崩後的這幾年,反倒推行開了,各地都知道了並且開始遵守。”

秀姑暗笑,其實還是當今皇帝的功勞,太、祖皇帝提了不少有益於民生的改革,但他自己不太用心,直到新帝登基才徹底落實,正如限制士子王公減稅之田一事。

麗娘說到這裡,忍不住嘆了一口氣,繼續道:“這一二年我一直把這件事掛在心上,平時也儉省了許多,去年才花了不到一百兩,只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嫂子知道,我和玉堂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沒做過這些笨重的活計,不然不會買個婆子回來操持家務,又把地賃給別人耕種,為了小寶,從前的營生是萬萬做不得了。我雖然懂些刺繡的手藝,可是速度慢不說了,玉堂也捨不得我累著眼睛,如今因王縣丞的癖好,玉堂都不敢帶我進城,他自個兒進城都抹黑了臉膛畫粗了眉毛扮作莊稼漢子。玉堂倒想過做些生意,可是生意又哪裡容易做?我們是外來的,也不大容易立足,況且我也不想他東奔西走地去遠方進貨。”

秀姑想了想,建議道:“我想起一件事來,不知道對你們有用沒用。”

“什麼事?嫂子快說。”

“你知道我們家原本管著耿李書院的屠宰,後來換了管事,我們就失了這件好事。”見麗娘點頭表示清楚,秀姑笑道:“年初我聽壯壯提了一句,說城裡的瓜果菜蔬十分稀缺,他們書院裡頭除了先生們,學生都吃不到新鮮的菜蔬,縱有,數量也極少。城裡住的人多了,下頭村裡百姓遭了幾回劫難,人數少了許多,哪裡捨得田地種菜?供應城裡的瓜果菜蔬自然跟著少了許多,也就幾分菜地裡菜自家吃不完弄到城裡賣掉。此消彼長,瓜果菜蔬竟然供不上城裡人吃的了。我孃家今年春天單種了一畝地的菜,茄子土豆因比別人種得早些,收穫得早些,竟賣得極好,不過我孃家沒打算多種。在李家當差的祥兒也跟壯壯他爹抱怨過,說李淑人的莊子離得遠,就年底送些乾菜,平時的新鮮瓜果菜蔬須得採買,雖然李家在本城有許多田地,也種了不少瓜果菜蔬,但是李淑人向來不沾孃家半個,依舊全靠採買,若不是我們家想留些乾菜,早就把下來的菜蔬賣給李淑人了。饒是這麼著,也送了不少菜蔬孝敬李淑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秀姑得了李淑人那麼多東西,她記在心裡,早早就跟張碩說了,凡是新鮮的瓜果菜蔬下來,都挑些好的送到銀珠家裡,一些給他們,一些孝敬李淑人,他們家的菜地極大,種的菜年年都吃不完,做成乾菜收著冬天吃都有剩。

麗娘本是聰明女子,聽了這番話,眼睛登時一亮,“嫂子的意思是?”

“城裡幾家大戶有自己田地裡種的菜蔬瓜果,吃不完就做成乾菜,沒有往外賣掉的道理,許多外來人可在咱們桐城沒有房子地,全靠買著吃,書院裡頭各項吃食一樣都是採買。我瞧著,這倒是一條財路,和玉堂商量商量,不妨在這上頭想個主意。”就算江家種了菜,只要他們不壟斷,蘇家依舊可以繼續賣菜,畢竟城裡人數多。

麗娘沉思片刻,撫掌笑道:“嫂子說得極是,我們家不缺錢,不缺地,僱幾個長工,買上幾畝地單種些瓜果菜蔬,或者再買些地弄個果園子,先不說結果,就是瓜果菜蔬熟了,往城裡跑幾趟,說不定能闢出一條財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