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壯透過縣試了,我沒聽錯吧?”等婆子離開,張碩不敢置信地問妻子。
秀姑莞爾一笑:“縣令夫人從來不打誑語,她住在縣衙,訊息自然比咱們靈通,既然她說壯壯和滿倉都透過了縣試,必定是透過了。不過,佈告沒下來,千萬不可聲張,免得佈告貼出來後空歡喜一場,倒叫人笑話。”
張碩點頭稱是,急急忙忙地去縣衙等著貼布告。
縣衙前已聚集了無數學子,更有村中幾個學子的父兄,人人都殷切地望著以往貼布告的地方,顯然他們也都在等著佈告看自己透過了縣試沒有。
“阿碩,你也來等結果?”張里長見到張碩,忙過來打招呼。
張里長的孫子讀書的年數比滿倉和壯壯還長些,年紀自然也大了不少,考了約莫三年縣試了,皆未透過,今年乃是第四次參加了。只是,他當初並沒有找滿倉和壯壯互保,而是找了縣城出身的同窗寫了互保書。
張碩頷首道:“正是,壯壯年紀小,不知道考得如何,我就過來看看。”
張里長羨慕地道:“雖說你家壯壯和你媳婦孃家的滿倉年紀小了些,但是本事可了不得,在書院裡的級別可比我那兩個孫子還高一級。”
張碩聽了,很是謙遜了一番。
耿李書院落成也有好幾年了,規定每年都有所調整,漸漸地形成了極為嚴謹的規定。天地玄黃甲乙丙丁的班級並不以年齡排行,而是論成績,每年考評過後,成績優異者往上高升,成績下等的就留在原來的班級繼續學習,所以就出現了成績好年紀輕的級別高、成績差年紀大些的反而級別低的情況。而且,在原來班級裡滯留超過三年的學生都由書院出面勸退。
雖然退學了,但是耿李書院不限制他們去藏書閣借書抄書,或者私下請教書院裡的先生,不過他們出入的話只能走後門,而且只能在藏書閣裡看書或者抄書,不允許帶出去。
張碩在村裡地位高,在縣城裡交遊廣闊,繼張里長之後,有不少人上前打招呼,直至縣衙門開,軍士出來貼布告。
張碩仗著體格健壯,硬是擠到了佈告前,從頭看起。
縣試透過的學子只有五十名,第一名是縣案首,名叫劉麟,次名劉麒,出自同村,不知是否是兄弟。緊接著張碩就看到了滿倉的名字,他知道滿倉的成績好,沒想到居然這麼好。
大青山村有好幾名學子參加今年的縣試,最終取中的只有滿倉和壯壯。滿倉的名次最好,乃是第三名,所以他一眼就看見了,往後看了看,壯壯則考了第十三名。王信考得比滿倉差了一些,但遠較壯壯為好,乃是第六名。
張碩仔仔細細看了三遍,剛擠出人群,就見張里長強笑著道賀。
“僥倖,僥倖,兩個孩子夜以繼日地用功,能考中純屬僥倖。”張碩嘴裡客氣,見圍著自己道賀的人越來越多,急忙道:“我得回去跟他孃兒倆說一聲,他們正在家裡等訊息,改日我做東,請大夥兒喝酒。”方得以脫身。
回到家裡,得知此信後,秀姑心中塊石落下,壯壯忍不住喜笑顏開,雖然只是透過了縣試,亦未入前十名,但總算叩開了科舉的大門不是?
張碩喜得坐不住,在屋裡走來走去,道:“壯壯和滿倉可以繼續參加府試了。”
“那是當然,透過了縣試,就該參加府試。”秀姑想了想,掩不住眉眼間的絲絲喜氣兒,“我記得府試是在四月開考,距今尚有一兩個月。府試一共三場,前兩場是一天一考,第三場須得考兩天,筆墨紙硯和被褥都不用考生準備,自有府衙供應。”
壯壯笑道:“沒錯,考生只需帶上履歷和保結書即可,互結書倒罷了,我自然找得到透過縣試的同窗一同認保,就是其他的得兩名癝生認保。”
張碩道:“不用擔心,我自然能找到第二個癝生。”
秀姑忙著打點禮物,雖然張里長回村一定會大肆宣揚,但仍舊叫花狗回村一趟,將這樁喜事告知兩家老人,接滿倉回來,和壯壯一起依次向先生、縣太爺等人致謝。然後,又帶著禮物隨張碩去找李珍並另一位癝生,請他們認保。
張碩帶著兩個孩子去找癝生認保的時候,左鄰右舍齊來道賀,秀姑忙著招呼,又叫上和滿倉一起回城的蘇大嫂並探望兒子的麗娘過來幫忙,她還得照料兩個孩子,可巧開疆和江逸又因馬清鬧肚子今兒不上課,亦在家裡,淘氣非常。
見到幾個孩子,前來道賀的人更有話說了,左一句誇讚,又一句誇讚。
在城裡住的時間不多,認識並有所來往的人家亦不算多,如此已是熱鬧得不得了,待回到村裡,只怕前來道賀的鄰里鄉親更多了吧?秀姑又是無奈又是歡喜。雖然他不覺得透過縣試就算放心了,因為透過府試才算是童生,但別人不這麼想,十四歲透過縣試,簡直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便是沾沾仙氣兒也好。
“孩子餓了,你們慢聊,我去給他們餵奶。”秀姑道了一聲失禮,叫大嫂和麗娘好好款待眾人,方抱著小三小四回臥室,又叫上開疆和江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餵過奶後,開啟襁褓換上乾淨的尿戒子,秀姑囑咐開疆和江逸看著弟弟,遂出臥室。
臥室和堂屋僅有一牆之隔,若是孩子哭了立刻就能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