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衛想想很是後悔,心裡一直在琢磨:真不該聽父母的話,到這裡受約束。
正好在十一國慶節放假一天,家在邊城的新學員,都可以在前一天下午放假回家,第二天下午六點半之前歸隊銷假。
這是這幾天最高能高興的事了,於衛同幾個同學迫不及待地快速出了通訊教導大隊,登上郊區駛往城區的公共汽車,恨不能即刻就與家人見面。
於衛回到家和父母吵了一架,抱怨他們讓自己進了軍校,亂發一頓脾氣之後,還是被父母摁了。
幾天的教育和訓練對於衛這種放蕩不羈的孩子來說,效果很是明顯。十一的那天下午,乖乖的在六點半之前回到了隊裡銷了假。
十一過後就發了新軍裝,學員們三三兩兩在一起,爭先恐後地利用空閑時間拍照,留下這美好的瞬間。
軍裝雖是新的,可沒有領章帽徽。按照隊長的話說,經過四十天的軍事訓練考核合格後之後,才能成為一名軍人。
接下的訓練更加辛苦,十一過後第一週是齊步走,講究的是步伐整齊劃一,排面呈直線。
就有學員出現同手同足的情況,一班的張強頭腦反應慢,走起路來同手同足,總是糾正不過來,影響到班裡成績,被班上的同學數落。
班會上,班長劉傳軍不點名的批評了他,他還若無其事的傻笑,夏江忍不住糟蹋到:“你真是個大仙!”沒想到“大仙!”就成了他的外號,在隊內廣泛傳送。
夏江沒想到自己初試起綽號的手段,凡響就這麼大,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在班上同學的起鬨下,將隊裡有特點的男女生的綽號起了個遍,尤其是女同學的。
什麼“玻璃花”“橋隆花”“二黑”“飄飄然”“小鬍子”“瑟格弄系噶”“啊咋,啊咋”“烏克蘭”“大鬼”“村姑”等等,這起綽號的“絕技”都是夏江的傑作。
區隊長也逃脫不了,因為面板黑,給起了個“黑皮”的綽號。
綽號先在男兵區隊流傳,後來整個新學員都知道了,甚至二區隊的老學員也樂此不疲地問上一問。
每當說起起得綽號,所有人都哈哈大笑,笑彎了腰,笑得淚水四濺。
當女同學知道給他們起的外號後,便以牙還牙,也開始給男學員起綽號了。夏江被賦予了一個有趣的綽號“下流”。
後來叫著叫著“下流”變成了“小下”,因為與他姓同音,自然地變成了“小夏”。
夏江也自得其樂,這種叫法也能接受。
夏江私下裡說:“我在中學也叫小夏,是因為rb電影《典子》中有個小夏,中學同學說長得也像我,就叫我小夏!”
在教導大隊雖然起綽號的原因不同,可最後卻是驚人的相似,也實在是難得。
深秋的公差很多,在訓練之餘,新學員總是出公差,幫大隊部卸白菜,卸煤打掃教學樓衛生。
四隊前面,一大片空地,是四隊的菜地,馬上進入冬季,隊裡要求給菜地施肥,以保證來年蔬菜長得好。
說施肥,哪肥料從哪裡來?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豬糞、一個是人糞,四隊養了五、六頭豬,豬糞被飼養員堆積在了豬圈牆外,像一個小山丘,新學員們將整個豬糞拉到地裡鋪開,然後再翻地。
男兵區隊與女兵區隊分別分配了任務,男學員幹得很快,雖然臭氣熏天不是很情願,但很快適應了環境,各個爭先恐後幹得熱火朝天,很快一大片菜地被整理出來。
這些也是這幫年輕人第一次幹,氣味難聞,好多女學員被燻的嘔吐,隊長遠遠地看著,然後批評女兵區隊長張玉,“看看你們成什麼樣子?”
張玉捱了隊長的批,自尊心受到了打擊,一氣之下對女學員們叫罵著:“看你們嬌裡嬌氣的,做大家閨秀回家做去,這裡是軍營,扭扭捏捏的像什麼樣子?”
說完自己沖進菜地,將拉來的豬糞用鐵鍬鏟出,灑向菜地,然後翻地,動作一氣呵成。
女學員見到區隊長親自示範,還能怎樣?那種扭捏的樣子瞬間改變,在班長的帶領下,齊齊撲向菜地,爭分奪秒地幹了起來。
男兵區隊很快幹完,女兵區隊由於先前怠工,只幹了一半,可是此時豬糞用完了,怎麼辦?
張玉不甘落後的性格使她急切地對三個女兵班長命令到:“你們三個班輪換到廁所掏糞拉過來,十一班先去!”
十一班的班長盛潔,人長得白淨富態,被男兵起綽號“烏克蘭”,中學在邊城著名的中學,第一中學,是考上了邊城大學,可她更願意成為一名軍人,軍人在其心目中的高大形象,驅使她參加了考試,並以所有新學員第一名的成績步入軍校。
廁所的人糞比豬糞更加臭,奇臭無比。
可盛潔身先士卒第一個跳下廁所的糞坑掏糞,班上的其他女孩子,也不說什麼,輪換著掏糞,不一會一車糞拉到了菜地。
接下來,其餘的兩個班也依法炮製,終於完成了菜地的翻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