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間住著的兩人,一位來自沈陽軍區在長春的駐軍通訊部隊,1983年兵,是名中尉;一位來自cd軍區駐zq的通訊部隊,1984年兵,是名少尉。
沈陽軍區的中尉,1983年兵,一米八幾的個頭,顯得高大英俊,他名叫肖兵,隊裡安排他是一班的副班長;cd軍區的少尉,中等個頭,一口sc普通話,名叫薛宏。
對面套間住著五人,班長黃英傑,是名上尉,來自南京軍區駐連雲港通訊部隊,1977年兵,在班裡他資歷最老兵齡最長。
裡間住著三人,一位和副班長肖兵來自同一個城市長春,只是他是長春軍需學院的幹部,1979年兵,軍銜上尉,名叫何克,何克是班裡最高的學員,也是隊裡最高的學員,身高1.88米,高達健碩,時常戴副眼鏡,一看就像東北漢子裡搞政工的那種人,他在第一次黨小組會上被推薦為一班黨小組的黨小組長。
還有兩名都是班裡的矮個,大概1.63左右,來那個人都是武漢人,父母家都在h市,不過一位家在漢口,一位家在武昌。
家在漢口的這位中尉學員,1982年兵他叫左誠,也來自沈陽軍區駐長春的通訊部隊,兩頰發青,一看就知是個絡腮鬍子的人,只是部隊不讓留胡須,所以颳得發了青,兩眼炯炯有神,不過他的口音一點沒有武漢方言的痕跡,倒是一口東北普通話。
另一名也是來自沈陽軍區,駐哈爾濱的通訊部隊,個頭和左誠一般高,是名少尉,1984年兵,名叫張淩,戴副眼鏡,有些學究氣質,人話不多但很實在,聽他說話略帶武漢口音。
住在班長黃英傑對面的一名中尉,1982年兵,他的一舉一動引起了於衛特別的注意,據說他來自bj衛戍區部隊的通訊幹部,手總是叉著腰說話,而說起話來慢條斯理,很有首長的派頭。
愛臭美,他的床頭櫃上,有擺著一面鏡子,除了檢查衛生放起來外,總是沒事幹的時候就照兩下,屢屢自己的頭,一副欣賞自己的架勢,他姓胡,叫胡純,純淨的純。
一班兩名上尉正連學員,黃英傑和何克;四名副連中尉學員,肖兵、胡純、左誠、典啟;四名排級少尉,於衛、張淩、高文、薛宏。
於衛一下成為了班裡年齡最小、兵齡最短的學員。後來瞭解了下,整個隊內於衛是除了黎明和一位漂亮的女學員賀玲玲之外,年齡倒數第三小。
自己倒是有些沾沾自喜,感覺自己年輕有為,大有施展宏圖的抱負。
今後要一起生活學習兩年時間,在這兩年時間裡,大家朝夕相處,互相支援、共同進步,完成兩年的學業,在一生當中寫下重彩的一筆。
蔣隊長吹響了哨聲,將大家集合在了一起,這時候正是晚飯前,一班的學員都報道完畢,一區隊也就差兩人,二區隊還有七八個沒到。
報到截止時間是當晚十二點之前,學院對按時報到這事很重視,如有到期沒報到者,沒有特殊原因,也就是不可抗拒的原因,就會勒令退學。
學院認為,作為軍人,令行禁止,連基本的報到時間都掌握不好,那也不是個好兵,更不是個好學員。
好在這批學員並沒有讓蔣隊長為難,在晚上12點以前64名學員全部報到到位。
隊長別提多高興了,第二天早操後的隊點名,隊長說了三件事。
隊長站在佇列前朗聲說到:“我說三件事:第一件就是歡迎和感謝大家,歡迎二隊所有學員來江城武漢,到通訊學院學習;感謝學員們能在報到規定時間內全部到齊,這給了我信心,感到你們這批學員素質高。
以前我帶的前二隊,也就是今年在你們之前畢業的隊,在今年年初寒假後歸隊,居然有27名學員不按要求歸隊,學院做了嚴肅處理,勒令了8名學員退學,畢業後沒有一個人留校,這給我們二隊建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也對我本人做了處理,背了處分,我的壓力很大。
但從今天看,你們能夠按時按點到達,就是對我的最大鼓勵,使我有信心帶好咱們二隊,在我們共同努力下,使二隊再創輝煌!”
蔣隊長的話,被學員們熱烈的掌聲打斷。於衛在想:隊長說的超假的事,大概就是郭浪他們前批學員,搞的郭浪想留校也泡了湯了。
隊長揮了揮手,示意大家肅靜,接著說到:“這第二件事,就是明確一下,兩個區隊正副區隊長的人選,從本區隊中選出,我提議大家舉手錶決,沒有異議就透過,上報學院!一區隊區隊長:馬建,上尉副營職,1976年兵,來自cd軍區yn昆明部隊,是我們隊中除了我以外,兵齡最老的兵了,大家投票!”
看到大家都舉起了手,隊長又說:“好!全體透過!副區隊長:劉茂富,上尉正連,1977年兵,也是位老兵,來自bj軍區,大家投票!”
又是全體透過,接下來二區隊的正副區隊長也順利透過,二區隊區隊長來自空軍雷達學院,就在h市內,副區隊長來自蘭州軍區gs省軍區。
第二項任務完成,隊長接著說:“第三件事,就是把近一週的安排,給大家明確一下:這周,我們主要是參觀學習,參觀學院的展覽室,圖書館,教學樓,學習‘三個轉變’,一是:從部隊到學院的思想轉變;二是:從部隊從事基層工作到來學院學習的轉變;三是:從部隊幹部到普通軍校學員的轉變。”
這讓於衛想起了,在通訊教導大隊時的“三個轉變”,這三個轉變比起剛入軍校時的“三個轉變”來,又有了升華。
“在這短短的一週內,我們必須完成這‘三個轉變’,然後在體檢複查後,如果複查合格,則留隊,否則離隊!大家明白沒有?”隊長嚴肅地說。
“明白!”大家齊聲回答,聲音大的震耳欲弄。
在接下來參觀學院展覽室時,於衛被學院悠久的歷史所吸引,專注每個細節,被深深打動著!經瞭解:
通訊指揮學院是一所中級指揮院校,擔負著培養營團職通訊指揮幹部和通訊參謀的任務。學院歷史悠久,前身可追溯到1931年2月,時為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期無線電訓練班。
隨著紅軍的不斷發展壯大,訓練班先後變更為無線電學校、中國工農紅軍通訊學校、通訊學校、電訊工程專門學校、晉冀魯豫軍區通訊學校。
從紅軍通校到通訊指揮學院,經過7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已成為全軍通訊兵中級院校,形成了具有全軍性、綜合性和應用性的辦學特色與優勢,是我軍複合型通訊指揮與資訊化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學院教學力量雄厚,教學經驗豐富,擁有現代化的教學配套裝置和先進的教學手段。是首批軍事學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院開設了通訊指揮、野戰通訊分隊指揮等專業,培養層次有大學本科、大學專科和中專。
學院貫徹解放軍的辦學方針,堅持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嚴格篩選的指導思想,為我軍通訊部隊輸送了大批優秀指揮員和能信師資力量,受到部隊的歡迎和贊譽。
看了學院陳列室的展覽,於衛感到這才是正真的國防軍事學府,比起當年中專的通訊訓練大隊好了不知多少?
於衛暗下決心,好好珍惜這兩年的時光,學到知識充實自己,為將來的國防通訊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