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些前輩們就想了一個辦法,從根本上來解決人正常體溫在陶俑攻擊範圍之內的問題,他們就想到了放血,將身體內大量的血引出來,這樣體內的血液大大減少,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就會降低,器官什麼的就會執行的很緩慢,那麼人的新陳代謝就會降到最低點,當新陳代謝降到最低時,人身體的熱量就會産生的很少,體溫就會在一個很低的溫度。
關於放血能夠降低體溫的方法在書中早有記載,在民間有老人經常就會用放血的方法給打針吃藥總是不降溫的孩子治療,用來降低溫度。總是聽到老人們或者是中醫說,你這是虛火上升火氣太旺或者是內火太旺氣血不順之類的話語,因為這些原因引起的發燒現象,總是很難退卻,所以就會用針在身上紮一些小眼,用火罐將身體內的血液拔出一部分,小孩子經常紮破指尖放血,降低體溫。這些統稱為放血療法,只在中醫內有,西醫從不提倡。
放血療法是針刺方法的一種,即《內經》中的刺絡法,是用“三稜針”根據不同的病情,刺破人體特定部位的淺表血管,放出適量的血液,透過活血理氣,達到治療的目的。放血療法在疾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古代醫家對放血療法非常重視,《素問·血氣形志篇》說:“凡治病必先去其血。”《靈樞·熱病篇》中說:“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
但是這種降溫方法只是將體溫由稍高降到正常,如果想要再往下降這種方法就失靈了,因為這種放血療法只是將淺層體表或者是面板內一些淤積的血液給排出來,有的時候人們見到拔出來的血是黑色紫色就是淤積的表現。
但是逃出去的這位可不是將體表內的淤血放出來,畢竟他不是為了治病,他竟然將身體內的血液至少放出來了一半,從而達到身體的體溫降到最低的程度。要知道人體一旦失血超過三分之一就會有危險了,這種方法是兩敗俱傷不要命的手段,只有身體強壯的人才行,這位死在這裡的前輩就是因為自己在外面受了瘴氣影響身體虛弱,因此這個方法沒法用,所以才死在這裡的。
秦蓁解釋到這裡對幾人說,“這下知道我為什麼不願說出這上面的逃生方法來了吧,這個山洞在現在也就是夏天最熱的時候,這裡面溫度應該在25度左右,我們要出去,必須降體溫降到25度才行,起碼也要在5度以下,我們要放多少血才行,放少了和放多了都會是一個問題,多了就失血過多死在這裡不用下去了,少了體溫依然會在攻擊範圍之內還是出不去。當初那個出去的人就是這樣九死一生的逃了出去,誰知道究竟流出來多少血。”
胖子總算明白過來了,“你的意思是要我們割腕!”
這幾乎是一種自殺式的逃跑方式,如果掌握不當,恐怕還沒有出去就已經身死報國了。
【3】
見胖子這樣問秦蓁點了點頭,靠著石臺坐了下來,沒錯,要放血,只有割腕!
說實話秦蓁還是沒想好,他讓胖子再打一發照明彈,要再看看這個洞內的具體情況,看看有沒有其它的出路。
照明彈在整個洞內亮了起來,偌大的洞府尤其是秦蓁他們所在的祭臺下面都已經站滿了那些陶俑,或疏或密,如果硬生生的往下沖是不行的,而且彈藥也不夠,從祭臺到出口那裡有一百多米遠,想要在極端的時間內到達出口時間也根本不夠,在整個洞府內,似乎沒有陶俑站立的地方只有出口那裡的平臺還有秦蓁他們的這個祭臺上面。
秦蓁本來是想用繩子架一道繩橋,從祭臺上到對面的出口那裡,但是繩子的長度明顯不夠,繩槍也根本打不到那裡,這種方法只能作罷,漸漸地照明彈又熄滅了,這種照明彈畢竟不是家庭用的燈泡,最多隻能亮1分鐘。
秦蓁看著照明彈慢慢熄滅,坐在了石臺上,跟燕飛也是一樣,都是愁眉苦臉。
夏湫找了找自己的揹包,食物、水還有急救藥品在她的揹包中,秦蓁和胖子的揹包裡全都是雷管炸藥還有各種的工具,燕飛身上背的東西不多。炸藥,要是用炸藥炸出一條道路,能不能沖的出去?
秦蓁把自己的想法跟三個人一說,看看能不能得到響應。
夏湫說,“理論上不是不可以,但是咱們也看見了,下面的那些陶俑的數量太多了,炸藥什麼的只能起到一會兒作用,根本不會為我們贏得多長的時間。”
胖子也點了點頭說,“沒錯,除非我們有時間在地上做一些定向爆破,在地面上炸出一些掩體大坑之類的,我們能進去躲避。不然的話這些炸藥的爆炸威力只能向上擴散,根本幫不了我們什麼,甚至會波及到我們,但是定向爆破則需要在地面上鑽洞,你看下面的那些泥爺爺能給我們鑽洞埋炸藥的時間嗎?”
夏湫將一瓶水遞了過來,“給你們,我的揹包中還有三瓶水,當初進來本來很順利,就沒有帶多少水。”
秦蓁接過水來喝了一口,就將水又遞給了燕飛他們,夏湫又說,“我當初看到了那些古代的電池,那些都需要用水的,在洞口那裡有很多水槽,水源很充足,所以我就沒在意,沒想到在這上面連一滴水都沒有。”
讓夏湫這麼一說,秦蓁腦子中似乎掠過一點什麼東西,像是在無邊混沌黑暗中一道閃電,讓裡面有了亮光。也許這個方法可行,既然不能透過自己來改變體溫,那就讓外部的條件來改變,不過還是有些大膽,這個還需要秦蓁再進行求證一下。
“夏湫小姐,問你一件事!”秦蓁對旁邊的女孩子問道。
夏湫很詫異地轉過臉來看著秦蓁,點了點頭意思是讓他說。
秦蓁問道:“在我們一開始被那些陶俑圍困的時候,一直到你下來幫我們這中間,你一直在哪裡?”
夏湫沉吟了一下,不知道秦蓁為什麼要這樣問她,但還是輕聲的回答了,“我一直在石壁上面的,跟著你們留下的痕跡進來後,當那個煉丹爐燃燒時,這裡面的陶俑竟然活了過來,後來也有一部分向我攻擊,我只能就近找了個地方躲了起來,在上面直到看見你們堅持不住了,我才決定下來幫忙。”
秦蓁想了一下,又問她,“你躲藏的地方在石壁上,你是不是在棧道上面的那個水槽上面了。”
夏湫點了點頭,“沒錯,這些石壁上都有一些僅有一個手掌寬的小水槽,好像環繞著整個洞壁,我不知道上面這些水槽是做什麼的,我覺得僅僅是巧合吧,才到了那個上面,將近能夠站住腳,要不是我人比較小一些,早就掉了下來。你不會是要從這些水槽上出去吧,這絕對不可能,上面很窄,又沒有可以支撐扶住的東西,走不了幾步就會掉下來的。”
秦蓁對旁邊的燕飛說,“還記得我們一開始說這些水孔還有上面的水槽是什麼作用的嗎?”
燕飛點了點頭,這些水孔和鼠草是將石壁外面的地下水引入到裡面一部分,然後不知道再透過什麼方式排出去,這樣的話就能夠減輕石壁外圍的巨大水壓,以防外面的水壓造成洞壁的破裂,將整個洞府全部淹沒。
這處山谷是一個漏鬥形,又正好處於雪山下面,那麼地下的水源必定會很豐富,這個洞府在地下將近一百米的深處,完全處於地下含水層的中央,外面應該是一個巨大的地下水源區,秦蓁想辦法要從這上面做一下文章。
燕飛忽然明白過來了,問道:“你是不是想要將石壁外面的地下水引進來,讓這裡成為一個巨大的地下水湖!”
“沒錯,讓這裡充滿了地下水,那麼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絕好的逃生機會!”秦蓁點了點頭,是準備要這樣。
自然界的岩石、土壤均是多孔介質,在它們的固體骨架間存在著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的孔隙、裂隙或溶隙,其中有的含水,有的不含水,有的雖然含水卻難以透水,通常把既能透水,又飽含水的多孔介質稱為含水介質,這是地下水存在的首要條件。
所謂含水層是指貯存有地下水,並在自然狀態或人為條件下,能夠流出地下水來的巖體,由於這類含水的巖體大多呈層狀、故名含水層,如砂層、砂礫石層等。亦有的含水巖體呈帶狀、脈狀甚至是塊狀等複雜狀態分佈,對於這樣的含水巖體可稱為含水帶、含水體或稱為含水巖組。
如果秦蓁沒有猜錯,這石壁外面有豐富的地下水,他們用炸藥將石壁炸透一塊,那麼石壁外面的地下水就會湧到這裡面來,這周圍是雪山,現在夏天,夏天的高溫會使高山的冰雪融水流下來,冰雪融水一部分流入到河流中,一部份會滲入到地下,這裡地下水的水溫會很低,最多也就是五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