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章 知音

“嗡嗡……”琴聲繼續響起,渾厚的前奏讓人有滄桑古樸之感,接著曲調開始悠揚華美,似乎在訴說衷腸。演奏至後半段,忽而高昂、忽而靜美,猶如抒發心中情感之變化。

隨著最後一個“按音”結尾,人群中立即響起稱讚之聲。

“好!整段曲調,有清潔無塵之志,厭世空明之趣,亦有婉轉抒情之意。不愧是嵇中散之作,頗有寓意啊!”院長柳傑聽完,不由撫掌稱讚。

“柳院長所言極是,嵇康嵇中散一向怡景寡慾,不同尋常,此曲正是個人心志之感。”

“柳信之琴聲與自然融為一體,此般技藝真是難得啊!柳家之琴技確實高人一等。”眾人紛紛誇讚,氣氛熱烈。

十分為滿,柳信的得分平均都在八分左右。

有了柳信的開頭,後面上來的學子都鉚足勁賣力演奏,有的人彈琴、有的人彈古箏、有的人吹奏笙簫、還有擊鼓、吹笛等,五花八門各有千秋。

第三十位輪到裴家的一名子弟,演奏的是古箏,也獲得不少人的讚譽。

第四十九位是柳家的柳言演奏,也是木琴。

與柳信相似,手撫琴絃靜默片刻然後開始演奏,憂傷的琴聲傳出,人群立即低語起來。

“竟是漢臣蔡邕所著《碣石調?幽蘭》。”

“是啊,此乃傳世名曲,此曲的曲調十分清麗委婉,節奏緩慢悠揚,需細細品味才行。”

“此曲雖抑鬱傷感,但卻哀而不傷,如入寧靜致遠無人之境,令人歸於平和與安詳。別有一番典雅清淨、悠遠曠達之意境!”

柳言演奏的這首曲子分四段,第一段是引子,曲調深沉,有一種壓抑的感覺,節拍較自由;其餘三段是樂曲的主題:其中第二段與第三段採用了泛音與按音交替出現的音樂旋律,在音色上有較大的變化和對比,表現出譜曲者內心的感慨;第四段大部分都用清澈的泛音演奏,情調明朗,象徵著光明即將來臨,表達譜曲者透過蘭花的性格看到了一個充滿了希望的未來。

整首樂曲節奏緩慢,力度也並不強烈,表現了空谷幽蘭那清雅素潔及靜謐悠遠的意境,表達了抑鬱傷感而又充滿希翼的情緒。

演奏完,人群立即爆發出陣陣喝彩,柳言的演奏水平比之前所有人都高,也獲得最多讚譽。

不出所料。

柳言的評分大多八分、九分,甚至還出現一個十分。

所有人之中,恐怕只有馮雁與麴瞻不屑於此,馮雁是欣賞不來這種調調,而麴瞻是看不上眼。在馮雁的影響下,麴瞻受到許多後世音樂的薰陶,審美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影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刻,如果有人演奏一首《信天游》或者《我的太陽》,興許麴瞻還有興趣聽聽。

柳言之後,再也沒出現高水準的演奏,甚至有些演奏水平低的,被人鬨笑。

終於輪到麴瞻上場,坐在木琴前,麴瞻腦子突然混亂起來。

本想演奏一首帶爵士味的曲子,又覺得太超前,怕那些評委欣賞不了。

之前想好的一首,總覺得差強人意。

因為曲子太多,麴瞻竟不知道該演奏哪一首。

“哎,到底該演奏哪首曲子呢?以前演奏過很多次的曲調,不新鮮,沒意思。最近學得好像沒幾首,師傅近來也沒教。咦?昨天師傅沖涼時嚎叫那首曲調不錯,什麼你把我灌醉,我把你按倒,我褪去你的上衣,我脫下你的……不可,雖然好聽,但不合時宜。哎……真是愁死了,會的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啊。”

麴瞻現在犯了糾結症,一時竟想不起演奏什麼曲子。與此同時,人群也開始議論紛紛。

“這傢伙幹啥呢?怎靜默如此長久?難道是學人家柳家子弟,感受人與琴之玄奧?”

“我看京師來的人,太不著調。就會裝神弄鬼!”

“感受片刻就行了,難道非得超過柳言、柳信?非得多出一倍時間醞釀?”

“嘿嘿……裝模作樣。”

議論聲中,麴瞻眼睛一亮,摸了摸鼻子,“有了!”

將木琴移開,換了一臺古箏,又拿了一把笛子。

眾人以為麴瞻要演奏古箏,沒想到卻拿起了笛子。

“他孃的,裝神弄鬼!以為這個小郎要演奏箏,沒想到擺在面前卻拿起笛子!到底要演奏啥?”不少學子被麴瞻氣到了。

隨著笛子聲響起,正悍然打盹的馮雁不由睜開眼睛,“哈哈,這小子演奏《知音》呢。”

這首知音曲,是後世同名電影《知音》裡的插曲,曾風靡一時。

以前去秦嶺時,馮雁在河水旁教會麴瞻的曲子。

用笛子演繹前奏部分,用古箏演繹正曲部分,這是馮雁想出來的,傳授給了麴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