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一本新法如果想要走向成熟,需要幾年乃至十幾年的時間,這其中需要考慮的因素甚廣,不僅需要大量的人才,還要求對國家,對民生足夠了解才能夠完成。
在聯想到嬴修遠向秦皇要走渭源做實驗縣的時候,從諸子百家中招攬了各類的精英。
至此,李斯基本上能夠斷定,嬴修遠早在幾年前就開始著手準備新法的制定了。
一個被秦皇最為看好的公子,在制定法律的數年間,從來沒有來找過他們法家,這對法家來說,並是個不好的兆頭。
......
“班大師,在下心中有一問,可否請大師解答?”
一條荒涼的古道上,一列車隊正背對著落日不停地奔襲。
車隊最前面的一輛馬車上,范增手持韁繩,而班老頭則是坐在他的身旁。
“範師傅請說。”
“雖然儒家和墨家皆被譽為當世顯學,但儒家講究天命,遵從禮樂,而墨家教義卻是非命,非樂。”
“儒,墨兩個門派的關係就如水,火一般,這件事世人皆知,但為何我們還要東行,前往齊魯之地的儒家?”
班老頭捋了捋長鬚,道:“範師傅有所不知,儒家的子房臨行前留下了錦囊一封,說只等到了齊魯地界,拆開錦囊,依計行事便可。”
“張良的錦囊?”
“正是。”
......
“公子讓我做的事情,我可是都照做了,您身為帝國的六公子,應該不會耍賴吧?”
軍帳中,嬴修遠盤腿而坐,笑著搖了搖頭,道:“儒家現在已經和我分不開,而你又想要完成心中的復國夢。”
“恰巧這個時候,墨家這分裂出來的近一半的弟子正群龍無首。如此大的一股勢力,你難道不會想辦法和他們和合作?”
“真要論起來的話,我只是從犯吧。”
“張...子...房...
張良面色不改地說道:“在下身為儒家的三當家,自然選擇支援掌門師兄的做法,公子所言可沒有任何的依據。”
聳了聳肩,嬴修遠說道:“或許吧。”
出了軍帳後,張良緩步離開了秦軍的駐紮地。
他此時的心中充滿了疑惑。
首先,他和嬴修遠一共只見了三面,山谷一次,以儒家名義逼迫他給錦囊一次,還有剛剛那一次,但為什麼對方不僅對自己很熟悉,而且還清楚地知道他內心的想法。
其次,對於墨家剩下的人馬,嬴修遠明明可以趁他們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一舉剷除這些人,但他卻莫名其妙放跑他們,還助他們逃亡齊魯之地。
這兩點讓張良百思不解。
沉思良久,張良選擇先不去想這些,立刻縱身上馬,向齊魯之地的方向奔去。
儘管不知道嬴修遠的目的是什麼,但眼下墨家分裂出來的這股力量,他必須想辦法與之交好。
喜歡秦時明月之大人才系統請大家收藏:()秦時明月之大人才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