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小子,又不是第一次站牆角了?”
儒家小聖賢莊的劍道館中,天明一臉低沉地站在,正互相聊著天的儒家弟子之中。
身側的少羽邊說著,邊安慰似的拍了拍天明的肩膀。
這幾日在這小聖賢莊內,少羽看似左右逢源,和眾儒家弟子儼然成為好兄弟的樣子,但在他的心裡,還是曾經和他同生共死過的天明更為重要。
可雖然少羽是這麼想的,但天明的心中卻並不一樣。
這是他是第一次和的同齡人接觸,以前天明憑藉著機敏還有運氣,可以輕鬆戲耍看起來十分厲害的秦軍,再加上蓋聶的榮耀給他帶來的驕傲,他的心中其實一直有種高人一等的感覺。
但是,當他真正接觸到和自己同齡的精英時,才明白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優秀,那種挫敗感一時間讓他有些接受不過來。
“這次光站牆角沒打手心,所以,子明恨不痛快。”
“哈哈哈”
正在聊天的眾人聽到這句話紛紛附和著嘲笑起來。
少羽好心可不代表著這些儒家弟子好心,儒家條條框框限制太多,壓抑之下好不容易能夠找個人宣洩一下,他們自然不會放過。
聽著周圍眾人的嘲笑聲,天明雙手握緊成拳頭,然後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那股怒氣強壓了下來。
啪的一聲響起,眾人不約而同地看向門口。
一塊懸掛於門口的小木牌被人用木槌輕輕擊了一下,這是儒家用來提示弟子們上課了的。
“快點列班。”,在一名年齡稍大一些的儒家弟子的提醒下,眾人趕忙排成一列,整理好衣服,然後等待今日老師的來臨。
門口,張良緩步走了進來,站在眾人的面前。
“三師公好!”
等到眾人作揖行禮結束後,張良掃視了眾人一眼,然後問道:“大家的功課準備的如何了?
劍擊之術,是儒家六藝中重要的一門修為,我們修煉劍術的宗旨為何?
子思,你來回答。”
班列之中,站在最右邊的身穿藍色長袍的儒家弟子聽到張良點到自己,向前垮了一步。
在彎腰行了一禮後,子思開始答道:“儒家的劍術光明磊落,練劍者劍如其人,君子坦蕩,劍道中正,小人慼慼,劍走偏邪。”
“嗯”,滿意地點了點頭,張良再次在儒家弟子中掃視了一眼,然後說道:“儒家練劍的目的為何?
子聰。”
站在佇列靠左側的一個紅衣儒家弟子站了出來,行了一禮後,道:“修煉劍術,不是為了逞兇鬥狠,關鍵在於練劍如練身,修劍如修心。
心若中正,方可修身齊家,進而治國、平天下。”
聽到這個回答,張良邊點頭同意,邊轉身在儒家弟子們的面前來回踱步。
走了約五六步的樣子,張良忽然偏頭望向站在佇列中間的少羽,問道:“儒家劍勢的要訣如何?
子羽。”
“所謂“信、雅、達”三要訣:信就是出劍準確、不偏不倚;雅則是氣度自如,不可窮兇極惡;達則是劍隨心至,勢若迅雷不及掩耳,不讓對手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停在了少羽的面前,張良轉過身來,望著少羽,誇讚道:“子羽在定式之外,也能結合自己的理解,說的很好。”
站在少羽身側的天明看著少羽站回佇列之中,心中頓感疑惑。
這傢伙也沒看他怎麼用功,下了課就到處玩兒,怎麼說的頭頭是道?
微微抬起頭,天明正想偷偷觀察一下,但卻正好撞上了張良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