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是被活活抽死的,當著同籍同年師兄弟的面。哪怕斷了氣,該抽的鞭,一下都不少。
行刑弟子,也就是那名藍衣青年,兢兢業業地用力抽完最後一鞭,才將那團稀爛肉糜,甩進陰溝裡……
深受震動的林駿,和其他呆呆愣愣的弟子一起,先被帶到山頂的外事殿,登記落籍,領取身份玉牌和第三團名為《雜務章程》的黃光後,簡單而刻骨銘心的入門儀式,才宣告結束。
102名預備弟子,分成了3撥:一撥是乙等以上的“優良生”,只有8個人,安排在山腰莊園裡住,獨門獨院獨棟小樓;一撥是丙等弟子,人數最多,足有70多人,還是住昨晚的石屋;最後是丁等弟子,直接發配到礦場、藥田和引仙鎮等地當差。
莊園佔地頗廣,樓院之間相距百餘丈。
林駿有意把住處選在張世安旁邊,除了感激他,還因為那裡偏僻,遠離中心建築群,清靜。
一樓客廳,二樓臥室兼練功房,樓內院外都佈置了除穢法陣實時保潔,乾淨極了。
短短一天,經歷了兩輩子都沒有見過的驚悚險惡,林駿身心俱疲,歪在素淨綿軟的木榻裡,怎麼也睡不著。
一會兒浮現張芳那張清瘦小臉,一會兒又看見那團猩紅爛肉……想集中注意力仔細閱讀《雜務章程》,才讀了幾行字,便頭暈目眩起來。
勉強打起精神,大略理出明天要乾的事兒:先到傳功閣領功法,再去雜務房領補貼,然後拜訪張世安……
原始山林的味道,是甜的。
飽睡一宿的林駿,沐浴清爽朝陽,走在上山的青石路上,忍不住深呼吸。
上山的人不少,偶爾還能遇見幾個下山的同門,大家都想當早起的鳥兒。
有林駿眼熟的同籍弟子,也有特別陌生的,應該是其他地方的仙童。
也許是初到陌生地兒,相互之間還不熟,路上沒有說話的人。
快到山頂時,林駿遇見4個“熟人”——張芳生前一起玩的人!
年齡較小的3個人,皆對他怒目而視。年齡大的那名少年,一身淡黃綢衫,腰掛純白玉佩,見到他,謙和地抱了抱拳——熟悉的打扮!
禮敬同門,可是鐵律呢!林駿心中一凜,淡淡地回禮,扭頭四下打量,不再看他們。
傳功閣、雜務房等事務性機構,都設在外事殿的附屬建築物裡,用大塊岩石壘就而成,風格粗獷。
傳功閣前排隊的人多,林駿先去了雜務房。
進到雜務房裡,才發現特別寬敞,遠比外面看的大,這讓林駿想起靈梭,想起住處的除塵法陣……
屋內的佈置,很像前世的郵局。5名男女青年,分別坐在5張巨大的石桌後面,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他們身後,堆著各種雜七雜八的物品,東一堆,西一片。有衣服鞋履,也有刀劍兵刃,還有一些玉鏟、玉鋤之類的工具。不過,看它們靈光閃閃的樣子,搞不好都是法器之類的東西。
林駿在離他最近的石凳上坐下,向桌對面的圓臉青年抱了抱拳,掏出巴掌長的身份玉牌,遞了過去,笑道:“小弟領取考評獎勵,今年一年的辟穀丸,以及預備弟子的應發物品。”
圓臉青年微笑回禮,拿起玉牌貼在額頭上。
這種沒有任何溫度的公式化笑容,林駿太熟悉了,有種恍如隔世的錯覺。
對方很快確認他的身份,輕抬雙手,在空中揮舞幾下,石桌上突然出現幾樣物品,魔術般的表演,令林駿歎服不已。
“低階靈石10塊、辟穀丸一大瓶、六藝工具一套、寶蠶禮服一套、綠絲常服兩套。”圓臉青年公式化地把桌上的物品唸了一遍。
林駿看著這些物品,撓了撓頭。巴掌大的獸皮袋和那瓶辟穀丸都可以放進懷裡,可那堆衣服和工具,總不能抱著去傳功閣呀?!
話說回來,剛才也沒見著大包小包拎東西下山的同門呀?他狐疑地瞅了瞅對方。
圓臉青年依舊微笑,見怪不怪地開口道:“雜務房提供運送服務,每石運費百兩白銀,不滿半石按五十兩計算。”
“這套工具和3套衣服,最多十斤,也要五十兩銀子嗎?”林駿遲疑地問。
“師弟睿智!”對方露齒一笑。
林駿暗歎一聲,一臉肉痛地走出了雜務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