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頭看了看四周,見無人關注這邊,
才把那串銅錢交給婦人,
乃道:“我們去你家叨擾幾日,這些錢便算作是我們留宿的費用。
每日飲食,也請為我們一併準備好,另外算錢就是!”
“這這這,
這些錢已經夠了……”婦人拿著那串銅錢,忽然有些頭暈,胸口有些發堵,眼眶都泛紅了。
“給你了,你拿著就是。
以後……”李嶽山頓了頓,沒有把話說下去,只是嘆了口氣,接著道,“帶我們去你家罷!”
“好,好……”婦人連連點頭,將那串銅錢塞進懷裡,
引著眾人往一條路上走。
婦人名叫想娣,家裡有一個兒子,
丈夫一直臥病在床,難以做活。
想娣原本還能鎮上同姓同宗的大戶人家做些縫縫補補的活計,賺些辛苦錢,供一家人花銷,
但後來自家兒子與地主家的兒子玩耍時,
不小心推搡了對方一把,
因此惡了同宗的大戶人家,便連這點活計也做不成。
她東奔西走,一直未有找到活計,
家中米缸已經見底,
丈夫為了不拖累家人,前些日子自己投了河,
為了能養大自己的孩子,
想娣終於狠下決心,預備今日出來做點那種生意,掙些錢財,供幼子花銷。
未想到柳暗花明,竟然遇到陰喜脈一行人。
她暫時可以不必做那種生意了,
一二百個錢,也花不了多久,
可是這樣能拖延一日,那也是好的。
想娣的家就在陽平鎮邊上,
房屋周遭用築土牆圍起來,一般人家都是用籬笆園草草做個圍牆,築土牆頗費人工,能修築起這樣的院牆,說明想娣家從前家境應該尚還可以。
“郎君還未患病的時候,和公爹的幾個兄弟一起修築的房屋哩,
現下還結實得很。
幾位,幾位客官快請進來吧。”想娣低著頭與灶班子一行說著話,推開了黑漆木門,
院子內,
斜對著堂屋的臺階上,
有個稚童抱著一隻黃狗,見想娣推門走進,神色一喜,
又見一個胖老者跟著走了進來,
稚童神色忽地變得憤滿起來,起身就梗著頭朝李嶽山衝過來:“你是誰,不準進我家,不準進我家!”
孩童雖小,
可苦難的生活卻也讓他漸漸明白了很多。
李嶽山看著那孩子,
咧嘴笑罵道:“這小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