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過來則是:「我恨這個世界,燭九陰大御神,請了卻我的心願,毀滅這個世界吧!」
那一列字跡,讓蘇午瞳孔微縮。
這個木牌,應是一隻「繪馬」。
所謂「繪馬」,即是東流島人用以在神社許願的一種類似許願符的東西。
在一個木牌上寫下或刻下字跡的願望,供奉在神社中,祈求神明能夠完成自己的心願。
東流島人與太亞人有些一些相通的習俗、習慣。
但這個地方,完全可以看做是太亞的「陰間版本」。
譬如太亞喪事喪服以白色為主,
東流島人傳統婚禮新娘禮服以以白色為主,頭戴錐帽,猶如親父母亡故,因而披麻戴孝的主人家。
太亞人以花開為美,
東流島人以花凋為美。
諸如此類等等。
向神明祈願在太亞與東流島之間皆有流行,
不過太亞人的祈願多是學業有成、家庭和睦、長命百歲之類的願望,
東流島人的願望便五花八門。
有希望丈夫早死的,有希望能與妻子趕快離婚的,有希望鄰家新生嬰兒夭折,不要在晚上吵到自己睡覺的……此般願望雖都有些「出格」,但蘇午還未見過有人在繪馬上,向神明祈願世界毀滅的!
單只是繪馬背後的那一列字,
就讓蘇午深覺悚然。
他向模擬器兌換關於「十滅度刀」的線索,
未想到會兌換出這隻繪馬出來。
如此看來,
「十滅度刀」的下落,與「長川神宮」可能有極深關聯。
他檢索自己的記憶,也未在平安時代的東流島,找到「長川神宮」這個地方——到了「神宮」級的神社,已然是第一流的神社,若它在平安時代存在,蘇午不可能沒有印象。
蘇午推測,
「長川神宮」極可能是在自己將模擬經歷固定為真實歷史後,
出現在東流島的一座大神社!
「還需要再去一趟東流島才行。」
蘇午喃喃自語。
他在黑暗裡坐了良久,
腦海裡的記憶不斷翻騰著,時而閃過丹加揹著柴禾朝自己笑著的模樣,時而閃過師父拿著菸斗咧嘴大笑的情景,
驀然回首,
珠兒好似在角落裡與青苗小聲議論著,做著鞋樣。
眼光一閃,
又見到晴子端端正正坐在條案旁,擺出一桌美食佳餚等候自己。
安安靜靜的平靈子坐在一側,好像對眼前諸事漠不關心。
良久後,
黑暗裡響起一聲沉沉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