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6章 八陣圖(九)

最終撐不住計程車兵都丟下了手中的刀槍,負隅頑抗的只剩下寥寥無幾的護著安祿山的人,安祿山此時十分狼狽,卻依然挺直了脊樑,“荀顏元,你厲害,你厲害。”

可不是厲害嗎?拿下了潼關,又在短短的時間裡弄出這樣一支軍隊迴護長安,只差一點,差一點長安就是他的了。安祿山甘心嗎?他不甘心,如何會甘心呢。這大唐本無可與他抗衡的人,他以為這江山將會是他的了,沒想到,他竟然輸給了顏元,顏元……

“你可敢與我一戰。”安祿山拔出腰中的彎刀晃著嚷嚷,顏元騎著馬走來,眾人紛紛讓出了一條道來,顏元衝著安祿山挑了挑眉,“要戰啊,那我就給你一個機會,你騎著你的馬走,我數到十,十數之後我就開弓放箭,三支箭,你若是躲過了,我讓你帶著你的人走,反之,你若是死在我的箭下,與人無尤,如何?”

安祿山冷冷一笑,“三支箭?”

“對,三支箭。”顏元下馬與安祿山平視,安祿山道:“好,我倒要看看是你的箭厲害,還是我的刀更厲害。”

“請!”顏元伸手,安祿山翻身上馬,掉轉馬頭,顏元開始數數,“一,二,三,四!”

顏元每算一下,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隨著時間的流逝,安祿山騎得馬越走越遠,十字落下,取弓拉弦,唆的一下一支箭飛出,安祿山翻過身想用刀打箭,另一支箭卻已經穿過了他的喉嚨,第三支更是直接地將那支箭射了出去,落地的箭上,箭羽亦染了血。

“好!”如此箭法,前所未見,一聲聲叫好,顏元將弓扔回給了手下,“降者不殺,歸軍。”

“是!”黑衣軍隊齊聲應諾,顏元往城門走去,圍觀這一陣,還有顏元那一手出神入化的箭術,李亨連忙吩咐人將城門開啟。

這哪還要他吩咐啊,城門已開,顏元走來,很給面子地與李亨見禮。

“荀將軍不必多禮,荀將軍奪回潼關,誅安祿山,厥功至偉。”李亨哪敢受顏元的禮,李隆基見了她都得恭恭敬敬的,再親眼見到顏元剛剛露的那一手,更是心生敬意。

“太子過獎了。”顏元表現得淡淡的,倒是與荀太君目光相對時露出一抹笑容。

“安祿山的屍體交給皇上,讓皇上隨意處置。南門損失慘重太子若無他事,臣想去看看南門了。”套那近乎沒什麼意思,顏元還有別的事要做呢。“安祿山一死,群龍無首,其他士兵,能勸降自是最好。”

若不是安祿山的死忠,絕不會不肯投降的,經此一戰,死了十幾萬人了,再死下去,人損失得太多了,再想恢復元氣,不經幾十年的休養是萬萬不能。

“荀將軍請。”李亨臉上一紅,他只高興顏元殺了安祿山,那邊南門的事還沒有解決呢。尤其南門已經將要攻破了,若不是顏元回來得及時,逼得安祿山撤了不少人回緩此處,南門早破了。

顏元第一時間就考慮到了這點,還想著要去勸降,李亨自愧不如。

“待我處理好了南門的事,我再進宮見皇上,還請太子回宮與臣告罪一聲。”場面話顏元從來不是不會說,不過是說不說罷了。

李亨是親眼見過顏元怎麼罵得李隆基吭都不敢吭一聲的,顏元突然這麼和氣,實在是頂不住。

荀日照也趕緊跟李亨道:“太子殿下,臣隨顏元同去南門,告辭。”

顏元這一去潼關不過幾天就拿下了潼關並且迅速帶兵回來解長安之困,荀日照很好奇她是怎麼奪回潼關的,潼關之險,是為長安的堅固屏障,當初安祿山久攻不下,若不是李隆基傻乎乎的人讓人出關迎戰,也不至於令長安陷入危機。

“元元,你是怎麼把潼關拿下來的?”荀日照扶著荀太君跟在顏元的身後,好奇地問。

顏元衝他昂頭意示他看了身後那些黑衣蒙面的兵,乍看真的挺嚇人的,跟幽靈一樣。

“他們,你是怎麼那麼快就收攏了這些兵的?”荀日照很好奇,顏元道:“什麼叫收攏,這支兵是我練出來的,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你道收攏得了這樣的兵?”

荀日照一下子明白了,“在玄武門的時候,你經常會離開玄武山莊一段日子,你就是那個時候就開始練兵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果然是變聰明瞭呢,一下子就想到了。顏元點點頭,“不錯,這事師傅也知道。”

荀日照接話道:“師傅知道你練了兵,絕對不知道你練的是這樣的一支兵吧。”

“我沒瞞著師傅啊,只是沒有說得那麼仔細而已。”顏元並不否認,荀日照給了她一個你不是好人的眼神,顏元無視之,。

荀日照道:“安祿山一死,其下皆是殘兵,不足為懼了吧。”

顏元挑眉看了荀日照一眼,“要不你去試試。”

荀日照呆住了,“我去試,不好吧,我又沒有領過兵打過仗,以士兵做試驗,不妥,不妥。”

“奶奶覺得呢?”顏元回頭詢問荀太君,荀太君搖了搖頭,“照兒不是那塊料。當初要不是遇上痕兒,他連武功都不肯學,眼下再去學兵法,難。”

得,連荀太君都說這話了,顏元攤手道:“這可不是我不讓你試,你自己不肯,奶奶也覺得你不像能調兵譴將的,要不,你自己爭口氣?”

荀日照笑了,“剛剛看到你號令三軍,進退有度,比起跟人打鬥確實不同。做一個俠客,只需要護住自己的性命即可,當將軍的最先要考慮的是將士的性命,我雖然跟以前不一樣的,還是沒有這樣的能力,以後,我還是老老實實地跟大哥一樣,當個大俠吧。”

荀家到了今日只剩下荀日照一個男丁了,站在荀太君的立場,荀家九死一生,她最盼望的是荀日照能夠平平安安的,所以荀太君從來沒有提過讓荀日照上戰場的話,顏元雖然有所猜測,剛剛說的話也是試探,果然,荀太君雖不恨李隆基,亦是傷心了。

荀家滿門為大唐盡忠,險些落得絕後的下場,荀太君何其心寒。

喜歡炮灰奮鬥記請大家收藏:()炮灰奮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