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考官們都是怎麼批卷子的, 秦子軒並沒有去管, 作為一個學術水平, 很可能還不如那些考生的考官, 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單純的監考人員,來這也就是簡單的混一下資歷。
是以,在那些考生們都回家休息了之後,秦子軒也回到了自己的王府, 舒舒服服的睡了個飽。
貢院那地方,雖然說並沒有太過虧待考官, 但再怎麼,也是沒法和王府比得, 他這幾日睡得都不是很安穩。
自從入朝聽政以來,秦子軒還是難得有這麼個空閑的時間, 眼看著戶部的稅務改革之事,在方寒這位侍郎的領導下,有條不紊的進行。
秦子軒很是瀟灑的,趁著科舉還未完事,這個自家父皇沒還有給他繼續安排任務的空檔, 把那位他一直很羨慕的十三王叔給拉了出來, 四處飲酒賞花,踏青春遊。
一張一馳,多日來的勞累疲憊之後,有著這樣的閑暇時間, 還是很難得的,秦子軒一時興起,還在城外的涼亭處,特意讓人把古箏拿來,坐在杏花樹下彈了一曲,也算是圓了自己兒時的一個夢,做了一回那電視劇裡的翩翩美少年。
忙碌的時間過得很快,可歡樂的時間過得那就更快了,會試結束一個月後,正值杏花盛開之際,會試的榜單終於貼出來了。
秦子軒是考官,又不是考生,他也只是稍稍的關注了一下,自然不會去湊那熱鬧,跑去看放榜,沒有任何意義不說,很容易有損自己的俊美形象。
他可是聽名次出來後,特意過來拜會他的薛蟠,說過當時那盛況,不知道多少人的衣服鞋子都給擠掉了,那規模,絕對比國慶出去遊玩購物的人要瘋狂的多了。
會試之後,基本上每隔幾天就會有一場文會,對此,秦子軒其實是挺感興趣的,不過礙於身份的緣故,他便是感興趣也不能去,畢竟打醬油的考官那也是考官嘛。
而那會在貢院的時候,他雖然沒少出去溜達,但那些考生都被關在那小黑屋裡面,根本就看不到人臉,所以,除了薛蟠和他王府裡參加科舉的幾名考生之外,對於其他人,秦子軒都不認識。
當然,這並不重要,除了一甲那三個幸運兒,還有二甲少部分的人能夠留在京城以外,大部分估計都會被分派到各地,他認識不認識的並不重要。
不過讓秦子軒稍稍有些鬱悶的便是,自己王府裡出去的那幾位,名次最好的也不過就是二甲第十,可二哥王府裡出去的卻是一名實實在在的會試榜首。
雖然秦子軒很清楚,這會試的名次並不能夠代表著什麼,他當初挑選門客的時候,看重的也不只是學問,但在這種無形的較量中,還是有點被落了面子的感覺。
當然,他這還算是好的,起碼算是有了不小的收獲,不像是自家三哥,直接就落到了三甲同進士去了,而且還只有那麼兩個人。
殿試的時候,秦子軒是正正坐在自家三哥身旁的,很明顯的能夠看到,自家三哥的臉色都隱隱有些發青,顯然,也是有些覺得丟人了。
對此,秦子軒也只能是拍拍自家三哥的肩膀,以示安慰了,這個結果那也是沒辦法的,誰讓自家三哥一向就是重武輕文呢。
殿試進行的很快,三甲的名額更是很快的就被公佈了出來,接下來的跨馬遊街,還有瓊林宴什麼的,對於自幼便生活在宮中的秦子軒他們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吸引力。
或許再過幾年,他們會對那些進士感興趣,從中挑選合適的進行培養,形成自己的班底。
不過現在,不管是秦子軒也好,還是秦子墨他們也好,都更喜歡直接撿現成的,而不是自己辛辛苦苦的去培養。
除了一甲前三可以進翰林院任職外,其他的那些進士們若是想要進翰林院或者是其他部門,還是要再次進行考試的,否則,就只有等著吏部給你分配了。
而朝廷的官位,基本上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好的怎麼都不可能留給你,所以,但凡是有些能力的,都開始運作想要進入自己理想的部門。
沒能力的,也老老實實的考試,不過像是薛蟠這種,在同進士裡面都屬於後排的存在,這兩條路是哪一條都不太行得通了。
官場有一句話,叫做同進士,如夫人,雖然從不曾明言,但普遍進士出身的人都是看不起同進士們的。
而同進士出身,除非你的能力出類拔萃到方寒那種程度,能夠讓皇帝一下子賞識,否則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前程的,做到正三品基本上就是極限了。
秦子軒其實挺為薛蟠惋惜的,以對方現在的年紀,若是再潛心學個幾年,應該就不至於落到同進士這一坑爹的行列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