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璐嚇得渾身上下的毛毛都炸了起來,千算萬算她怎麼也沒能算計到,自己和徐夢瑤兩個人到底還是進了鬼屋。
不但如此,還硬挺挺的在鬼屋裡面熬了一宿。
這要是事先知道,就算是打死她她也絕對不敢進去啊!
從蒙天元的講述裡,陸璐和莊十三公子終於知道了有關山間石屋的來龍去脈……
雖然久居深山老林,蒙天元倒是還能識文認字,勉強也還能算是個文化人。在給莊十三公子和陸璐講述之前,他先煞有其事的擺起了龍門陣。
“莊老弟啊,我記得當年你爺爺給我說過,你們外面人有一篇什麼文章叫做《桃花源記》,這個你知道嗎?”
《桃花源記》?陶淵明陶老先生的成名作啊,據說是一千六百年前科幻現實主義文學體裁的老老祖宗啊,老鼻子有名了!但凡是中國人他就沒有不知道的。
被莊十三公子無聲的告誡之後陸璐不敢順便插話,只能小雞啄米般連連點頭,點的頸椎都快脫臼了。
莊十三公子也點了頭,承認說:“知道。很有名,大概意思是說東晉的時候有個在武陵打漁的漁夫,有一次誤入了一個開滿了桃花的極美的地方,並遇見了一群過著世外桃源幸福生活的人。事後漁人離開之後,再也沒有人能找到那片世外桃源。”
只是莊十三公子有些不明白,好不秧的蒙天元為什麼提起這一茬,難道真的如同爺爺所說的那樣……?
蒙天元聽他說完點了點頭,補充說:“不過有一點你忘記說了,那群人自稱自己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戰亂,而後便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甚至不知道有過漢朝、魏晉。”
莊十三公子尷尬笑了下:“文裡面確實如此。”
蒙天元也隨著他笑了笑,只是那笑容怎麼看怎麼顯得有些孤獨、悽苦味道:“大概當年寫文的人和後來看文的人都以為這就是個故事,其實不是,我們這個村子就是當年武陵漁夫看到的那群人的後人,我們的祖先當初也確實是因為躲避秦朝戰亂而隱居在此的呀。”
“只不過我們這個村子沒有名字,文中所說的桃源也是後來的文人牽強附會出來的。”
陸璐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啊”的叫出了聲!
這簡直是,逆了天啊!
莊十三公子好在早先從莊老爺子那裡聽了個大概,一時間倒沒有表現出陸璐那般的大驚小怪,卻還是感到不可思議。
蒙天元幹巴巴的嘿嘿笑了兩聲,自嘲一般:“是不是覺得挺不可思議的?哎,這事也就是擱自己身上,放別人誰聽誰覺得不可思議。只不過我們當年並不是住山裡面,是住在山外面。”
住山外面?
陸璐沒忍住,直接問了出聲:“那、那就是普美咯?!”
蒙天元點了點頭表示承認:“當時那地方不叫那個名字。”
陸璐連連唏噓,敢情!敢情普美還真是傳說中的桃花源啊!
蒙天元繼續講述說:“我們老祖宗選了那裡避世,千百年來也不曾見到幾個外人,直到後來村子裡面出現了些不安分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總覺得外面的世界新鮮,外面的世界好,也總想去外面看看。於是老祖先就讓他們去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們知道外面變了天,沒有了秦人,也沒有了楚人,改說什麼明什麼清了……”
陸璐聽得入神,雖然心裡面很希望他能給自己細細講上一講,但是又委實擔心他龍門陣擺的太長,顧不上莊十三公子告誡,忍不住問了出來:“既然是這樣的話,你們為什麼現在卻住在山裡面?”
蒙天元扭頭看了陸璐一眼,他有些煩她,一個姑娘家家不懂規矩,怎麼能隨便打斷男人說話呢!
簡直是太沒婦德了。
不過即便如此他到底還是回答了陸璐的疑問,“那是因為……”
清朝末年清政府昏庸無能,列強接踵而來,舉國上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陸續有人逃進深山避難。
開始的時候無名村的人還覺得無所謂,只要和那些外來人涇渭分明即可,可是沒想到越到後來逃難的人就越多,到了最後甚至多過了村子裡本來的人數。
為了能徹底不和外來的人有所聯系,村子裡面能主事的老人們一合計,最後做出了搬離的決定。雖然說的是搬離,卻也不去遠處,而是舉家搬進了大山深處。
大山深處有餘山,在當地人眼裡是神山,也是鬼山。據說餘山是被鬼神庇護了的神山,常日掩蓋在雲霧之下,一年之中只能顯現寥寥數日。
再加上餘山本就隱藏在大山深處,出於對鬼神的迷信,當地人一般也不會輕易踏足山林。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做到真正的與世隔絕,”蒙天元滿是遺憾的說道,“我們這裡也有人口普查,還給我們都辦了什麼身份證。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