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染、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
所述的三種工藝中,我想先嚐試扎染。
猶記得當然上服裝材料學這門課程的時候,我們親自實驗過這三種手工印花工藝的製作方法。
那時,我最喜歡的就是扎染的效果。
它使得面料富於變化,既有樸實渾厚的原始類,又有變換流動的現代美,具有中國畫水墨韻味的美和神奇的朦朧美。
很喜歡那種意境美。
所以,對於其中的步驟印象也更為深刻一些。
其實,服裝史中曾有記載:扎染“秦漢始有之”,已有數千年曆史,這支古代染纈中的奇葩,一直以自己獨特而奇妙的美姿根深蒂固生長在人民中間,點綴、美化人民的生活。樸實無華,天然成趣的扎染這支古老的染纈奇葩,必將在中原大地重放光彩,更加絢麗。
唐代是我國古代文化鼎盛時期,絞纈的紡織品甚為流行、更為普遍,在唐詩中我們可看到當時婦女流行的裝扮就是穿“青碧纈”,著“平頭小花草履”。在宮廷更是廣泛流行花紋精美的絞纈綢,“青碧纈衣裙”成為唐代時尚的基本式樣。
也不知為何,我所處的這個年代至今我仍未覓見其蹤跡。
既然如此,我就姑且一試吧。
我把腦子裡所有的設想用平白的語言表達了出來,就不知道薛非寒能領悟到多少。
薛非寒一臉的興趣盎然,既聽得津津有味,又似乎迷惑不解,兩種神情交織變化著。
“薛家從業布行近百年,竟然不知道還有那麼多印染工藝,聽莫漓一席話,真是自愧不如。”
“薛公子謬讚了,你就當我是異想天開罷了。”
“莫漓,不知你何時可以試驗一番?好想看到你所描述的效果。”薛非寒很期待,殷切地看著我。
“等我傷好的利索了,隨時都可以。但是所需的材料可能還需有勞你準備。”
“這完全沒有問題。在京城和雲州之間的嶺陽城,就是我薛家最大的生產基地。如果你方便,我可隨時帶你過去。”
“嶺陽城?”
“嗯,那是薛家的祖籍,我的曾爺爺就是在嶺陽開始做起布坊生意的。後來,布坊越做越大,嶺陽城畢竟只是小州郡,為了布坊生意的擴張,家祖便將商業中心遷址至京城和雲州這兩大州府,但生產基地還保留在嶺陽城。當然,全國各地都有我們薛家的布坊分點。”薛非寒解釋道。
噢!看來薛家在布料這一坊確實是做大做強了。
我對薛家的生產基地很感興趣,想一探究竟看看跟現代的布料廠有何不同,便應了下來。
“如此甚好。我隨時可以過去,就勞薛公子安排行程了。”
我們商定了行程,就在半個月之後。
那時候,我身上的傷應該好的差不多了。
然而,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出發的時候,薛非寒差人前來告知他先行出發了,以便佈置妥當。
為了防止半路被人陷害的事情發生,薛非寒還貼心地跟我留了一小隊的護衛。
王芷蘅聽聞,本來也想跟著我一同前往的,但是被我拒絕了。
無奈,他只好將他自己一半的近衛分給我,又給我加派一支武功高強的護衛隊。
彥珞卻沒見動靜,不知是他沒收到相關訊息,還是覺得沒必要如此興師動眾。
浩浩蕩蕩的隊伍向嶺陽城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