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〇八節 辭舊迎新

第二天便是小年夜。

蘇州織造衙門福利坊裡張燈結綵、高朋滿座,一片歡聲笑語。六百多織工及家屬、五百鄉勇團練將士齊聚一堂,除了吃喝說笑之外,便是點名拿錢。

姬慶文這次有意清空庫銀,所以分錢也是好大手筆,每個織工二百兩銀子,相當於多給了織工兩年的工資,按照後世的演算法,便是多發了二十四薪。

這麼一大筆錢入袋,織工們自然是心花怒放,拿了錢都忍不住誇讚姬慶文能賺會花,乃是趙公元帥(趙公明,財神爺)下凡。

至於那五百鄉勇團練軍士,還沒有從陳文昭陣亡的悲痛之中走出來,拿了銀子固然欣喜,卻也沒有到得意忘形的地步。

就這樣,這一千多人在福利坊裡吃喝、喧譁、吵鬧到半夜,直鬧到驚動了巡城的蘇州知府寇慎,眾人這才悻悻散了。

此後幾天,姬慶文同李巖一道,在蘇州府、松江府的各種衙門裡亂竄,前前後後花掉一萬兩銀子,用來疏通各處關節。

本來就自視甚高的李巖經過京師一行,讓他看到那些自稱“寧折不彎”、“不吃嗟來之食”的東林黨人們,拿起姬慶文的真金白銀來比誰都快,對眼下大明朝廷的現狀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因此李巖在與姬慶文一起在各處衙門走動之時,口中雖然漂亮話說個不停,可心中卻對這些讀著聖賢書走上仕途的官員們充滿了蔑視和不屑,而他們在金銀這些俗物面前輕易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和信念,更讓李巖替他們感到惋惜和憐憫。

就這樣,轉眼便是除夕佳節。

現在在織造衙門裡的姬慶文、李巖、李元胤、黃得功等人都是背井離鄉之客,家鄉都遠在千里之外,沒法同親朋好友一同歡度春節。

於是姬慶文便去蘇州城裡有名的得月樓,選最好最貴的菜定了一大桌酒席,又讓李巖帶著新婚妻子、黃得功帶著自己老孃、李元胤獨自一人,並自己這邊的杏兒、小多子,一同在織造衙門裡聚會過節。

柳如是本是揚州人士,現在被赦免了賤籍,本來應當可以回家過年,順便同全族老小共同慶賀一下這件天大的喜事。

然而柳如是卻選擇了留在蘇州,繼續陪伴在姬慶文——自己這個夫君身邊。

姬慶文對此雖然高興,卻還有些於心不忍,便說道:“這是你回覆清白之身的第一個春節,理應回家看看父親、母親的。我這邊你還怕沒了伺候的人嗎?你就儘管放心回家去好了。”

柳如是卻搖頭拒絕道:“不用了

。不怕夫君瞧不起我,越到這種逢年過節的時候,青樓裡面便越是繁忙,我已經五六年沒有回家了,在家裡過年是何等樣的感受,我也早就忘了……”

姬慶文聽她話中帶著幾分悽慘的語氣,便趕忙打趣道:“那你今後可要再將這種感受熟悉起來了,這裡不就是你的家嗎?你在這裡過年,不就是在家裡過年嗎?”

柳如是聽了這話,心中一陣感動,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

姬慶文見她這樣一幅模樣,心中說不出的愛憐,伸手便將柳如是抱在懷中,半推半就地拉進臥房,便又是好一番雲雨。

也多虧柳如是留在了織造衙門之內,從除夕到元宵,眾人聚在一起飲酒作樂之時,柳如是總要露上一手——或吹簫、或撫琴、或琵琶、或吟詠,一天顯露一樣絕技,樣樣有模有樣,演了十幾天竟沒有一天重複的。

眾人欣賞之餘,終於知道柳如是被譽為“秦淮八豔”之首,可絕不浪得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