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僅僅只是想要納特克斯成他們維克家族的一員?
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公文包當中會放有跟他自己所說的一千枚金幣不多不少。
要知道,納特克斯與他算是第一次見面,他是怎麼知道這些服裝值這個價,又剛好拿出這個價的呢?
納特克斯不知道自己服裝的價格具體是多少,這傢伙直接就一口價一千枚金幣。他的包裡剛好有一千枚金幣,這就像是預設好的一樣。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猜想成立,那麼這樁交易很可能就是一個幌子,他藉助拉爾成功來到自己的面前,跟自己說那些話,然後將早已準備好的一千枚金幣送給自己。
這算是一種暗示嗎?暗示自己只要進入維克家族就能有高消費能力?
問題是那一千枚金幣,要是公文包裡的數額遠超他所報的價格的話,他是不會覺得什麼。關鍵就是他報的價格跟公文包的一樣。
舉個例子來說就是,你手上的一個蘋果可以換一個梨,現在你手上有兩個蘋果,交換方用三個梨換了你的兩個蘋果。
我們來改變一下其中一個量,一個蘋果這次可以換兩個梨,你現在有兩個蘋果,交換方還是用他所有的三個梨換了你的兩個蘋果。
關鍵的變數就是在於蘋果到底可以換多少個梨,這是個變數。同樣的,納特克斯也不知道他服裝可以換多少錢。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對方的一千枚金幣是不變的。如果照之前的邏輯推理下去,就會變成,納特克斯無論服裝可以換多少錢,對方都會用一千枚金幣進行交換,無論虧盈。
而為了避免像貨物價格遠超他手中的可支付金幣數,他的一千枚金幣應該是遠超貨物可出售價格的極限值。
也就是說,納特克斯很可能手持大款。
這又是“重複效應”的一個體現,其中最顯著的一點便是一千枚金幣無論在服裝可以換多少錢的情況下是重複的。
如果你腦洞再大些,你就會發現服裝這個詞也是重複的,涉及事件的交易這個概念也是重複的)
那有沒有可能是納特克斯的服裝剛好值一千枚金幣呢?有可能,但納特克斯會覺得很怪異。這種巧合的事情怎麼會那麼巧發生在第一下交易中?
“算了,不管了。反正錢是賺到了。”納特克斯無奈地抓了抓頭髮,但看到公文包的時候眼睛又一亮。
他看了看手中的名片,塞進了自己的口袋。他才不會去跟維克家族有接觸,這名片待會就扔進垃圾桶裡。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撕掉——他是個文明人。
“納特克斯。”
地板上的陰影化作的四個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怎麼了?”納特克斯問道。
“我可以出來嗎?”
面對奈薇這個問題,納特克斯思考了一分鐘,最後點頭說道:“只要不暴露你自己的能力,想出來就出來吧。我又不能限制你的自由,你擁有自己的掌控權。”
“好的。”
腳底下的陰影忽然擴大,接著湧起來,漸漸化作一位黑髮少女。
她伸出一隻手,緩緩張開手掌,一張被摺疊好的紙條出現在了她的掌心。
“嗯?”納特克斯滿臉疑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是你的之前讓我找交易場所時給我的紙條,還給你。”
納特克斯看著她一臉的認真樣,感覺有些不適。他迅速別過頭,很無奈地說道:
“你自己處理吧,這又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
“好的。”她將紙條收起,接著站在納特克斯面前,也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