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章 不應該是這樣的

<101nove.hristie?

直到所有人的故事告一段落,他都沒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第四個故事,蘇曉:韓昭遠在天臺上“殺了”數十次christie,並且告解她,明天不要到教室來。

印桐握著玻璃,試圖將自己的意識集中到牆上的文字裡。

——第五個故事,許廣博:楊旭路過被上鎖的活動室,不知道程明雀在門內被殺。

他嘗試著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安祈身上掰回來,一遍遍說服自己“通關之後直接去問他”。然而紛亂的思緒猶如一團浸滿膠水的毛線,它們黏連著、糾纏著、層層疊疊地壓抑著印桐的呼吸,甚至將他眼前的字元抹去,只留下空白的牆面。

<101nove.hristie?

他想起自己之前還在宿舍的時候,曾經翻過安祈的日記。日記裡的時間和副本開始的時間相去不遠,最後一篇停留在11月16日,內容剛好是學校裡來了個轉學生,乘著懸浮車,停在了校醫院的廣場上。

<101nove.hristie,這應該是她和安祈見的第一面。

視野裡的牆面泛上了濁色,印桐握著玻璃無意識地劃動著,按照記憶的順序接著刻下故事發展。

——第六個故事,柯心語:韓昭遠在教室門口捅了christie,許廣博阻攔被殺後,安祈砍斷了christie的頭。

最後伸手阻止的是董天天,這個故事應該是第四個故事的後續,也就是說在韓昭遠告誡了蘇曉“明天,你就不要來上課了”之後,他在“明天”的教室門外捅傷了christie。他的犯案是有預謀的,天臺上的無數次“殺人”行為也一樣。他似乎是在用christie實驗什麼,而且很明顯,這個實驗在安祈砍斷christie的頭後依舊沒能得出結果。

他在實驗什麼?和安祈不斷地“殺死”christie是一個原因嗎?

印桐不知道。他隱約覺得這個問題是副本中很重要的線索,一旦解開了,就可以順著線頭扯出相連的諸多答案。然而他不知道該怎麼解,他就像個被矇住眼睛的可憐蟲,無所適從地摸索著,試圖找到被什麼人握在手心裡的線頭。

太難了。

他隱約想起回檔前安祈那個溫柔的笑容,心裡的委屈層層疊疊地翻湧著,密實地堵住了他的喉嚨。

太難了。他看著牆面上字跡一遍遍地想著安祈的名字,甚至想著幹脆服輸算了,直接走出去,問問他的小朋友。

“能不能幫幫我。”

“能不能告訴我。”

“能不能……”印桐低頭看著手心裡下墜的血珠,他像是被疼痛驚醒了,輕緩地眨了兩下眼睛,抬頭露出一個略帶苦澀的笑容。

我在想什麼呢?他一邊笑著,一邊接著在牆上刻字。他只是個npc,他能做什麼呢。

——第七個故事,柯心妍:在醫院發現christie的異樣,寫紙條塞進同學作業本裡,將校園“暴力”轉化為校園“傷人”。

倘若要在所有故事中分出個責任高低,柯心妍絕對能擠進前三的排位。她故意將最初的“欺淩”引導為“傷害”,帶著董天天瞭解christie“死過很多次”的事實,從而引發了韓昭遠後期的“實驗”,間接造就了同伴的死亡。

她不是兇手,卻比兇手要殘忍得多。

可她為什麼會突然造訪校醫院呢?

印桐另起了一行,在牆上寫下:

——第八個故事,程明雀:同學用垃圾袋打包了屍體送往樓上的活動室,柯心妍在走廊裡看到鬼影。

程明雀的故事是所有故事中最難理解的一個,也是最貼近“鬼”故事的一個。在這個故事裡柯心妍看到了很多奇怪的東西,它們偏離了人的定義,卻又按照人的生存方式存活。

按照時間順序來排列,這個故事應該緊跟著第六個故事。韓昭遠和安祈在教室外殺了christie後,董天天提議用教室裡的垃圾袋分屍收裝,他們因為某種原因——印桐覺得應該和董天天提到的那句“在a印桐)回來之前,你們最好趕緊把走廊收拾幹淨”有關——將christie的屍體藏到了活動室的窗簾後面,並且打掃幹淨了教室外的衛生。

打掃衛生的鬼影不止一個人,也許是因為在程明雀故事裡,所有的錯誤都不是一個人犯下的。christie被殺,殺人者有罪,教唆者有罪,嘲諷者有罪,旁觀者亦有罪。這些雜亂的罪孽層層堆疊成了一個女孩的死亡,所有的人都是劊子手,所以它們都“跪在地上”。

所以路過的同學才要求柯心妍也“加入進去”。

印桐寫字的手頓了一下。

他仰頭看著牆面上沾了血跡的文字,隱約明白了安祈的最後一個故事到底在講什麼。

如果說程明雀的故事是“判罪書”,那麼安祈的故事就應該是“犯罪人名單”,他將所有故事的時間線直接拉回了最開始的時候,也就是。

印桐的喉結滾動了一下,眼睜睜地看著沾滿血的玻璃片脫離手指,砸在冰冷的地板上。

也就是,“今天晚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