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章 不存在的人

饒是董天天再遲鈍也聽出了陳彥語氣裡針對的意思,對方根本就是沖著他來的,無論他說什麼都能被懟上三言兩語。

可陳彥為什麼懟他?因為那個小姑娘?這家夥話裡話外打定主意要董天天承認“那丫頭就是沖我來的”,他幹嘛這麼急著撇清關系?害怕被纏上?

董天天隱約覺察出了幾分怪異,細想下來又尋不出蛛絲馬跡,索性牽著嘴角揚起一抹假笑,陰陽怪氣地念叨著:“陳醫生深謀遠慮,自然和我們這些屁民不能比。”

他說話時的態度明顯和話題內容大相徑庭,臉上的表情也不怎麼隨和。董同學心情不好的時候通常絕對不給人好臉色,不過碰上陳彥這種老狐貍也不大願意硬扛,鬥不過,實在是段數不夠。

聞老師說了,只有小朋友才意氣用事,成年人要懂得趨利避害,打不贏的嘴仗沒必要介面。可他就是心裡不舒服,不開口就會被憋死的那種,幸而有人在他接著挑釁之前阻止了他,避免了他兵敗垂成還被氣得窩上一肚子火。

對面床上的兩位屋主人對視了一眼,印桐清了清嗓子,揚聲道:“我可能見過。”

“如果你的懷疑物件只有四五歲的話。”

……

印桐要說的那位,某種程度上也是個“老熟人”了。

她在樓下大廳裡爬過黑板,在這間屋子裡摸過牆,在教學樓的走廊裡抹花了照片,在黑黢黢的活動室裡嚇得印桐差點魂歸西天。她基本沒幹什麼大事,出場效果卻比幹了大事要震撼得多,但每回都是嚇完人就跑,撤速快得宛若定時打卡的上班族。

“我也不知道她是什麼目的?”印桐聳肩笑了一下,“搞不好是隔壁小學部的預備生。”

董天天仰望著天花板嗤笑了一聲,拖著長音唸叨著:“隔壁小學部?這預備的有點早吧,家裡怕不是死的沒人了。”

自新紀元起生存環境日漸惡劣,盡管有關部門已經對此做出了相應的舉措,依舊無法改變短時間內大批的新生兒死亡的事實。能養到四五歲的孩子一般只有兩種,要麼是廢都這種摸爬打滾沒人要的孤兒,每天吃垃圾喝沙子憑幸運值度日;要麼是上流階級的小公主小王子,每天溫室裡小心翼翼地栽培著,生怕一不小心出點什麼么蛾子。

在座諸位除了程明雀和陳彥這對上京尋爹的勵志型選手,其餘基本都是溫室裡長大的少爺,所以董天天這話說的沒什麼大問題,頂多,就是難聽了點。

難聽得印桐都皺了下眉。

“你這話說的就沒意思了。”勵志代表陳彥先生微笑著打斷了他的嘲諷,“你就不怕你的發言又勾動了哪位小朋友的回憶?”

董天天也跟著笑:“陳醫生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我這是給小印先生提供分析線索、建立社會畫像呢。小學部那幫豆丁的宿舍樓基本是圍著校醫院的那一圈,能跑到咱們樓裡,還沒事逛逛咱們教學樓的,十個有九個都是高中部這幫中二病的弟弟妹妹。”

“咱學校當年的‘種子計劃’多惡心人啊,一個孩子按人頭算錢,只要他沒被藥劑弄死,就能換取他爸媽的貧困補助。在這個小崽子明顯生存率極低的社會裡,一個家庭——一個困難家庭裡舍大取小的機率有多少?陳醫生智商這麼高,一定不用我來計算了。”

董天天笑著問了這麼一句,卻又不好奇答案,接著說道:“所以這個小朋友,一定對他的家庭具有什麼重要意義。能將這麼重要的寶貝送進這所吃人的學校裡,估計這家裡也沒什麼人了。”

陳彥搖頭:“可這位不一定是窮人家的孩子,你因為學校離廢都近就強行拼湊大機率,是不是有點偏頗。”

“可在我們入學的時候,中央城的倒黴鬼就我們幾個。”

董天天的話還沒說完,印桐的聲音就跟他無縫銜接上了。他收了筆記本拍了拍手,試圖將兩人的注意吸引過來,唇角雖然還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言語間卻怎麼都不像是開心的意思。

“所以這位也不一定和我們同時入學。我剛才似乎說過,我在博聞樓的走廊裡遇見她的時候,她在牆上的大合照上寫了一個時間,那個時間位於三年前。”他的話說到一半就被身旁遞來的水打斷了,握著水瓶的那隻手指骨節分明,穩穩地端著瓶身的下半部分,竟無端顯現出了一股不屈不撓的氣勢。

印桐順著那片白皙手背向上看,對上安祈那雙煙灰色的眸子,沉默了半晌,還是忍不住嘆了口氣。

他就著對方的手抿了口水,再說話時語氣就緩和了不少:“我不建議你們此刻再根據這位小朋友的身份深究下去,陳先生要是有時間,也麻煩回憶一下您剛才在第一個副本裡經歷的故事,順便將您的遊戲輔助面板調出來,和我們核對一下具體資訊。”

“我們現在是統一戰線的不是嗎?”

他用一個和陳彥如出一轍的微笑為這段發言做了總結。

董天天被他接連幾句懟得撇了撇嘴,心下不大爽快,卻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陳彥也算不上好戰分子,只要有人拉架了,他向來都順著臺階往下溜的。只有程明雀支吾了半晌驀地冒出一句:“我們好像就是為了這個來的?”

他偷瞄了一眼陳彥,又將視線挪回印桐身上,一頭霧水地抓了把頭發,嘟囔道:“印老大,我們過來這麼晚其實是有原因的。箱庭onine這遊戲設定裡進副本和出副本的位置好像是不變的,所以我和陳哥出副本的時候,差點被一樓大廳的姜餅人摁在地上摩擦。”

“因為進副本之前,我和陳哥其實不在宿舍。”

“我們在一樓,那間正對著黑板的觀察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