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章 撈沙可比打工強多了!

楊大嫂,端著個火盆放在屋外竹架下。

竹架上晾曬著一床發黃的棉被。

昨夜個兒,大孫子尿床了。

大冬天的,溼被子不烤乾,怎麼睡人?

楊大嫂本來姓羅,嫁人後,改為楊羅氏,由於夫君是家中老大,所以大家都喊她楊大嫂。

即便現在都是奶奶輩了,這稱呼也沒變過。

楊大嫂育有兩兒三女,大兒子還未長大就患病死了。

小兒子倒是健康長大,成了婚,當了爹。

三個女兒也已嫁人,都嫁得不遠,回趟孃家半日都用不到。

楊大嫂一家以前只是佃戶,幫地主老爺種地的。

後來大明建立,陛下讓官府老爺給百姓分土地。

楊大嫂一家也分了不少土地。

只是為了給大兒子治病,還有給小兒子娶娘子,這些土地都被賣光了。

所以,楊大嫂一家又成了什麼都沒有的佃戶。

原本以為這輩子要為地主老爺種一輩子的土地。

沒想到七月份時,同村的遊商楊老三,說陛下把應天府改為什麼經濟特區了。

京城裡到處都是招工的作坊。

工錢給得也多,哪怕是下苦力,一月也能拿到兩百文左右的工錢,而那些有手藝的,腦瓜子靈活的,工錢更是高達三四百文!

那楊老三變賣了家中土地、房屋,帶著一家老小去城裡準備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剛開始楊大嫂沒當回事。

什麼兩百三百文的,那些都是虛的,只有面前的飯碗才是真的。

城裡什麼人都有,萬一做了工,東家不給錢,上哪去說理去?

工錢拿不到,這邊佃戶的活也沒了,一家老小恐怕真的只有餓死!

直到村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往應天府跑,越來越多的人賺到錢拿回家。

楊大嫂跟他的丈夫才開始動搖。

尤其是隔壁的楊蛋子,去城裡做了一個月的活,不僅拿回一百多文的銅錢,還給家裡買了好多東西。

自家男人可比那楊蛋子力氣大多了,比他捨得吃苦,去了城裡,豈不是會賺得更多?

楊大嫂所在的村子,離應天府沒多遠,走上兩日就能到。

現在路引也取消了,百姓想要進城,只需找村正報備一下,拿上一封“介紹信”就完事。